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不仅蕴含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将传统、体制和市场机制充分融合起来,拓展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丰富性,释放了基层社会的活力。本书精选多位知名社会学学者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产权研究,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阐释了乡镇企业在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回答了诸如在中国社会发生大规模变迁的今天,产权对组织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等更为深入的问题。
乡镇企业实践的活力之源,在于它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传统资源和本土策略,与现行体制结合起来,与外来制度融会起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造,印证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时代精神。
......(更多)
渠敬东
1970年生,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La Sociologue chinoise avant la Révolution(《中国早期社会学》)、《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风景的神迹:成渠斋藏透纳版画》等;主编并翻译《涂尔干文集》(共10卷),主编《山水》辑刊,合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中国社会学文选》。
......(更多)
写在前面:永佃制与集体制(渠敬东)
上篇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渠敬东)
一、概念问题
二、经验问题:以产权研究为例
三、占有
四、经营
五、治理
六、尾议
中篇 相关研究
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张静)
一、基本问题
二、案例事实
三、根据什么确定产权?
四、公共组织投入的含义
五、何为投资?
六、二元整合秩序
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申静 王汉生)
一、关于产权的概念
二、研究介绍
三、有限方位的排他:发生于集体边缘的产权实践逻辑
四、多种原则下的权利分配:产权在集体内的实践逻辑
五、结论
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折晓叶 陈婴婴)
一、社区集体产权:一种社会合约性产权
二、一个动态界定事件
三、事前界定:社会性合约的形成和运作
四、事中界定:社会性合约的达成和弱化
五、事后界定:社会性合约的清算和表达
六、结束语
“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周雪光)
一、“产权是一束权利”
二、“产权是一束关系”:一个社会学的思路
三、关系产权与企业行为
四、乡镇企业的重新解释:“关系产权”理论的一个应用
五、结束语
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以乡镇企业为例(刘世定)
一、研究策略
二、概念与分析框架
三、乡(镇)办企业:作为占有者的乡(镇)政府
四、乡(镇)办企业:作为占有者的企业经理(厂长)
五、结语
下篇 评论与争鸣
回归乡土与现实:乡镇企业研究路径的反思(周飞舟)
一、“中国模式”的悖论
二、乡镇企业的“外围”解释
三、乡镇企业的乡土性与现实性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占有、经营与治理”一文引申的几点思考(赵立玮)
一、“总体现象”
二、“概念问题”
三、“制度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