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我是馬拉拉

我是馬拉拉
作者:馬拉拉.優薩福扎伊,克莉絲汀娜.拉姆
译者:翁雅如 / 朱浩一
出版社:愛米粒
出版年:2013-10
ISBN:9789868995000
行业:其它
浏览数:40

内容简介

這是一部卓越非凡的故事。

馬拉拉,一位年輕的女孩,為了倡導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發出了連子彈都無法穿透的堅定力量。

她會讓你相信,一個女孩子最純粹的聲音,會如何激烈地改變世界!

現年16歲的馬拉拉,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更是呼聲最高的得獎者!

★獲頒「 國際兒童和平獎」

★獲頒「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

★獲頒「巴基斯坦國際青年和平獎」

★獲得歐洲議會聲望崇高的「沙卡洛夫人權獎」提名

★獲得《Time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第二名

當巴基斯坦反政府游擊組織「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這個小村莊時,一個女孩挺身而出。馬拉拉.優薩福扎伊拒絕沉默,並為她具有受教育的權利而奮戰。

2012年10月9日星期四,當時她才15歲,卻為了自己的理念而付出極大的代價。在馬拉拉從學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槍枝直接射擊頭部,生命一度垂危。

不過,馬拉拉卻奇蹟似的生還、康復,這段不平凡的歷程,讓她從巴基斯坦北部一個偏僻的山谷,進到位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現年16歲的她,儼然成為全球和平抗爭的象徵,甚至是諾貝爾和平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

本書是一部卓越非凡的故事,關於一個家庭因全球恐怖主義而遭到連根拔除的內容;一個奮力爭取女孩受教育權利的過程;一個關於一位父親,他身為學校校長,倡導並鼓勵他的女兒寫作和參與學校事務;與一對勇敢的父母親,在當地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之下,珍愛他們的女兒如同兒子。這將會讓你相信由一個女孩所發出的聲音,這個力量將激發改變全世界。

《不願面對的真相》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計畫將馬拉拉的故事拍成紀錄片。

全書更收錄關於馬拉拉的全彩照片33張、與馬拉拉手稿日記稿2張。

名人推薦

著名作家 小野

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李家同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一致推薦!

......(更多)

作者简介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

1997年出生於巴基斯坦。11歲時便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寫作,內容是介紹關於她在塔利班組織下的生活,與塔利班阻止她受教育的情形,因而受到國際大眾的關注。她常以筆名Gul Makai講述在這樣的社會下,她家庭裡的女孩的生活狀況,並為女孩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而奮戰。

在2012年10月,在馬拉拉返家的校車上遭受到塔利班的攻擊,頭部遭到近距離開槍射擊。她奇蹟似的生還,並持續投入這場爭取女孩應受教育的活動而努力。

為表彰她的勇氣與所倡導之事,馬拉拉於2011年獲頒巴基斯坦國際青年和平獎(Pakistan’s National Youth Peace Prize),並於同年獲得國際兒童和平獎(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Peace Prize)提名。她更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她也獲得《Time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第二名,還獲頒其他許多獎項。

馬拉拉持續為女性受教育的普及化而奮戰,並透過「馬拉拉基金會」這個非營利組織,關注社區議題和支持世界各地的教育。

馬拉拉基金會:

www.malalafund.org/

facebook.com/MalalaFund

twitter.com/MalalaFund

克莉絲汀娜.拉姆Christina Lamb

是世界領先的國外戰地記者之一。她於1987年開始報導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消息至今。曾在牛津大學與哈佛大學接受教育,並有五本著作。她也贏得多項獎項,包括五度獲得英國年度外派記者獎,以及普利巴優卡爾瓦多斯獎(the Prix Bayeux-Calvados),這是歐洲聲望極高、對戰地記者而言是最高榮譽的獎項。她目前為《泰唔士周日報》寫作,與丈夫和兒子居住在倫敦和葡萄牙。

譯者簡介

翁雅如

英國雪菲爾大學翻譯碩士,東海大學中外文雙學士。曾旅居澳洲,現居台北。旅遊、電影與文學的愛好者。曾為航空公司聽譯BBC新聞年餘,並有數部電影翻譯作品。

朱浩一

生於萬華,就學於花蓮,現居板橋。與太太育有三犬。曾任課輔班英文暨國中導師,銀行界、遊戲界客服專員,現為英譯人員。

......(更多)

目录

序幕:我的世界改變的一天

第一部:在塔利班來此之前

1 女兒誕生

2 父親是鷹

3 在學校裡長大

4 這個村莊

5 為什麼我不戴耳環,為什麼帕什圖人不說「謝謝」

6 垃圾山的孩子

7 想讓學校關門大吉的穆夫提

8 地動之秋

第二部:死亡之谷

9 電臺毛拉

10 太妃糖、網球與史瓦特佛像

11 聰明的班級

12 血色廣場

13 高爾.瑪凱的日記

14 一種有趣的和平

15 離開河谷

第三部:三顆子彈,三個女孩

16 悲傷之谷

17 祈禱再長高些

18 女人與海

19 祕密的塔利班組織

20 誰是馬拉拉?

第四部:生死交關

21 「主啊,我將她託付給祢」

22 踏上未知的旅程

第五部:第二條命

23「頭部中槍的女孩,伯明罕」

24「他們奪走了她的笑容」

尾聲:一個孩子,一名教師,一本書,一枝筆……

詞彙對照表

巴基斯坦與史瓦特重大事件表

謝誌

馬拉拉基金會

......(更多)

读书文摘

一支笔以及那支笔所写出来的文字所产生的力量,可以大过机关枪、坦克及直升机。

美国中情局竭力鼓吹“圣战士”这个概念。难民营里的孩子甚至会拿到国美大学编撰的课本,用战争教导基本的四则运算。课本里有像这样的举例:如果十个苏联异教徒,有五个被穆斯林杀死了,就会剩下五个。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