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海德格尔导论

海德格尔导论
作者:[德]彼得·特拉夫尼
译者:张振华 / 杨小刚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12
ISBN:9787560847641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总体介绍。从最早期的实际性的解释学到最晚期的四合思想(Geviert),作者都基于海德格尔文本做了深入浅出的勾勒与描述。本书不仅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主题,即亚里士多德、时间、荷尔德林、尼采、技术等主题给与充分关注,而且对原始基督教、恩斯特·荣格等这些为中文学界所忽视的主题进行了必要阐明。这将带来对海德格尔思想更加完整的理解。作者对海德格尔思想有长时间的研读和根本同情,对想要概观海德格尔思想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可靠的入门书籍。

......(更多)

作者简介

彼得·特拉夫尼(Peter Trawny):1964年生于德国盖尔森基兴(Gelsenkirchen),在波鸿、弗莱堡、巴塞尔和乌泊塔等地学习哲学、音乐学和艺术史。曾在上海、维也纳与斯德哥尔摩等地任职,目前为乌泊塔大学编外教授。编有海德格尔全集第35卷、69卷、86卷和90卷。主要著作:《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或欧洲的明日》(2004年),《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2007年),《Adyton:海德格尔的隐微哲学》(2010年),《媒体与革命》(2011年)。

......(更多)

目录

总序

中译本序

引征版本说明

导言

第一章 生命之哲学

第一节 现象学与解释学

第二节 原始基督教的“生活实际性”

第三节 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为开端

第二章 存在问题

第一节 此在分析论或作为向死存在的生存

第二节 此在的历史性

第三节 存在学差异

第三章 存在之历史

第一节 “本有”的结构

第二节 世界与大地的争执

第三节 形而上学之克服

第四章 思与诗

第一节 语言问题

第二节 荷尔德林

第三节 诸神与神

第五章 世界与技术

第一节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恩斯特·荣格

第二节 “合置”的双面性

第三节 在“四合”中到达?

第六章 接受与影响

文献述要

概念释义

生平简介

人名对照表

德汉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决心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确定与捍卫。(如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仅在新年元旦那天有决心是不够的。)

海德格尔达成了这个目标吗?我们看《存在与时间》的最后的一句话:“时间本身是否公开自己即为存在的视域?”(第437页)在数百页之后,海德格尔似乎比他一开始时更加地不确定!实际上,《存在与时间》只是一部残篇,一条死路与绝境,一条从未走出森林的“林中路”。

海德格尔把他的一本文集命名为《林中路》(Holzwege)。在德语中,走在Holzweg 意味着走在一条终点被封的路(死路)上。但死路并不是完全无价值的。如果我们沿着一条路到达终点,并且被迫返回,那么和我们走这条路之前相比,我们已经有所不同,甚至变得更为明智。我们开始知道了这片土地的地形,也知道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对这片森林知道得更多,即便我们从未走出去过。

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样的一种抵抗并不使得我们可以开出一种改善世界的“乌托邦”,而是让“存有”之“拒不给予”有朝一日作为如此这般的“拒不给予”进入语言并因而成为“可经验的”。

“本有”“居有着”。居有着什么?居有着人而使它化为“此在”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