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
作者:何博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11
ISBN:9787567527423
行业:其它
浏览数:1

内容简介

本书古亚美尼亚文、古希腊文、中文对照,是中国学界第一部论述古亚美尼亚哲学及其与古希腊哲学交流的著作,也是国内学界第一本出现古亚美尼亚文的学术著作。

本书以中世纪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无敌大卫及其代表作《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继承和创新,并结合众多古希腊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阐释来探明古典逻辑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古亚美尼亚和古希腊的思想交汇。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大卫的生平和著作,详述其《<前分析篇>评注》,并将大卫放在更为宏观的文化语境中,来揭示他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亚里士多德在古代世界的传承;第二部分是对大卫《<前分析篇>评注》做评注式和问题式研究,试图以古代评注的方式进行现代的再阐释。

......(更多)

作者简介

何博超,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领域:古希腊哲学,涉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古代东方哲学和东方基督教哲学,涉及古亚美尼亚文、古叙利亚文等文献研究。

......(更多)

目录

第一部分:无敌大卫研究

一、无敌大卫生平问题

二、无敌大卫的哲学著作

三、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的哲学思想与结构

四、古代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阐释著作及其阐释者

第二部分: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研究(附古亚美尼亚原文和中译文)

研究说明

第一章:《分析篇》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分析篇》的目的与用途

(一)讲座的六个问题

(二)两部分《分析篇》

(三)一般推论

(四)证明以及证明性推论

(五)科学问题

(六)《前分析篇》的目的

(七)部分与种属

(八)一般推论和证明性推论的种属关系

(九)五种推论

(十)各种特殊推论的定义、功能与历史

(十一)大卫的真理观

(十二)五种认识能力与各种特殊推论的关系

(十三)感觉的对象和活动方式

(十四)想象的对象和活动方式

(十五)意见、思想和努斯的对象与活动方式

(十六)推论的层级

(十七)感性直观、感觉和想象与推论

(十八)努斯直观

(十九)意见与推论

(二十)思想的推论方式

(二十一)证明性推论的用途

(二十二)推论对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用途

(二十三)逻辑学的本质功能

(二十四)自然的基本特征和逻辑学的意义

(二十五)推论对人类存在的意义

(二十六)上帝与推论

第二节:其余四个问题

(一)亚里士多德广义逻辑学著作的次序

(二)逻辑学的起点

(三)元素的综合

(四)两个主要词类

(五)《分析篇》与“分析”方法

(六)《前分析篇》的三部分

(七)发现前提的过程

(八)分析的本质

(九)分析与综合

(十)《前分析篇》的版本与卷次

(十一)普遍与特殊

第二章: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定位

第三节: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一)

(一)古代逻辑学的发展和λογικός的概念源流

(二)古代对于逻辑学与哲学关系的学说

(三)斯多亚派的第一个论证以及哲学的三分问题

(四)斯多亚派的进一步论证

(五)情感与实践哲学

(六)对斯多亚派论证的反驳

(七)斯多亚派的第二个论证

第四节: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二)

(一)亚里士多德派的第一个论证以及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学的定位问题

(二)科学或技艺运用逻辑学的三个步骤

(三)大卫一派对亚里士多德派第一个论证的反驳

(四)亚里士多德派的第二个论证

(五)柏拉图主义者的论证

(六)柏拉图的辩证法及其逻辑学

(七)柏拉图的双重逻辑学:“本体论化的逻辑学”和“工具性逻辑学”

(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之分歧

(九)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高下之分

(十)逻辑学哲学与逻辑学工具

第三章:前提与词项理论

第五节:逻辑学各环节概述

(一)逻辑学的五个问题

(二)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一个解释

(三)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二个解释

(四)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三个解释以及陈述、断言和命题

(五)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四个解释

(六)三段论的三个格

(七)证明和证明性科学的关系:实现活动与常性

(八)前提谓述关系的上行和下行

第六节:论前提(一)

(一)前提或命题的定义

(二)直言前提和假言前提

(三)《解释篇》中对前提或命题的定义

(四)命题和前提的“质”与“量”

(五)单称命题

第七节:论前提(二)

(一)一般前提与特殊前提

(二)论辩术与证明的相同性

(三)论辩术前提和证明性前提的两点区别

(四)矛盾与矛盾律

(五)论辩术前提的问答方式

(六)论辩术前提和证明性前提在主题事实方面的区别

(七)哲学定义与哲学描述

(八)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对立和矛盾

第八节:论词项

(一)陈述的三分:主词、谓词与连接词

(二)“是/存在”与词项的关系

(三)“是/存在”的“附加”与“消去”

(四)论“是/存在”的普遍性

(五)简单前提与“转换”

第四章:推论理论

第九节:论推论(一)

(一)直言推论与假言推论以及亚历山大的两个理由

(二)“存在”先于“本质”

(三)“悬疑”派哲学家质疑推论的存在

(四)对悬疑派哲学家的反驳

(五)自证的推论

(六)感觉论与推论的意义

(七)属与“构成性差异”

(八)条件句、谓述句与非谓述句

(九)四种不完善的推论

(十)使用修辞演绎的四点原因

(十一)推论的得名

第十节:论推论(二)

(一)斯多亚派的重言推论

(二)可推论的连接与不可推论的连接

(三)逻辑必然性

(四)推论、归纳和例证

(五)推论形式与结论的必然性

(六)斯多亚派不合方法的推论

第十一节:论完善和不完善推论

(一)马克西穆斯和特密斯提欧斯对推论完善性的分歧

(二)特密斯提欧斯对于推论完善性的看法

(三)其余三点疑问

第五章:论换位法

第十二节:论换位法(一)

(一)归谬法

(二)换位法的八个要点

(三)换位法的第一个要点:四种换位

(四)换位法的第二个要点

(五)换位法的第三个要点:简单换位的定义

第十三节:论换位法(二)

(一)换位法的第四个要点:实然、必然和或然的换位

(二)可能性与技艺

(三)换位法的第五个要点

(四)换位法的第六个要点

(五)或然前提的换位

第十四节:论换位法(三)

(一)换位法的第七个要点:几种换位的次序

(二)换位法的第八个要点

附录一: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索引

附录二: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的抄本版本

参考文献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