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默德小说集《魔桶》的味道,就像旧衣服的灰尘、梅雨天的书房……杂货店里的油盐酱醋的味道,这些气息混合成他小说的素朴的灵魂。
《魔桶》里有十三个故事,每一个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小小的而又极具个性的艺术品。读过此书,除了赞美,还有感恩。
......(更多)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
马拉默德出生于布鲁克林,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他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教,1961年加入本宁顿大学任教。由于缺乏学历,他不能教授文学,并且只能长期担任讲师。但他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欧美及世界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描写短篇,堪比契诃夫、巴别尔;他写犹太人,直逼索尔•贝娄;他揭发荒谬,不下奥威尔、索尔仁尼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描摹他们的喜乐悲欢和强韧性格;其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笔端饱含着同情小人物的悲悯精神。他几乎囊括所有美国最要的文学奖,是两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普利策文学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得主。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修配工》(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以及《抽屉里的男人》(The Man in the Drawer,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更多)
你能爱一块石头、一把扫帚、一种虚无吗?他敞开胸膛,击打着一条条肋骨,咒骂自己为什么相信了那些根本不值得相信的东西。
他想到了生活。你永远也不会得到你真正想要的,不管你多么努力。你总会犯错误,而且一旦犯了就永远抹不去它的痕迹。
他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只好闭上眼睛,但是,几年后,当他再睁开双眼的时候,凯坦扎拉先生已经令人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在他的耳边还一直响着凯坦扎拉那天离开他时所说的话:“乔治,别走我的老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