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余年,美国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研究所所长、第二代CBT教育家及当代CBT领军者朱迪丝·S. 贝克所著的《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与应用》终于迎来了重大更新!这本书的英文版销量超过27万册,先后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是全球大多数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的研究生项目所采用的认知行为疗法教材。第三版以更大的视野吸纳了CBT大伞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取向,全景展现了当今CBT的工作实践。让我们一起解锁心理治疗的科学艺术,与专家同行,深入CBT的每一步。
《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与应用》(原著第三版)的亮点与特色包括:
·资源取向。介绍康复导向认知疗法(CT-R),强调来访者的志向、价值观和积极适应,与传统CBT并行不悖。
·多模式整合。示范如何整合其他治疗模式的策略,如接纳承诺疗法、辩证行为治疗和基于正念的认知治疗。
·全新章节。新增关于“治疗关系”以及“将正念融入认知行为疗法”的章节。
·复杂案例。新增案例展示了治疗师是如何处理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的。
·教学特色。临床小贴士、反思提问和实操练习等特色设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在心理治疗领域,认知行为疗法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成为全球心理专业人士学习的基石。现在,这本经过重大修订的教科书,携超过50%的全新内容,再次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认知行为疗法的精髓。
朱迪丝·S. 贝克(Judith S. Beck)博士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将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凝聚成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联系,如何发展出坚实的个案概念化,如何规划个性化治疗,如何构建会谈结构,以及如何实施核心的认知、行为和体验式技术等。
无论是对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还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更多)
作者简介
朱迪丝·S. 贝克(Judith S. Beck)博士是美国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研究所(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所长。该研究所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为个人和机构提供最先进的认知行为疗法培训和认证,开发不同主题的认知行为疗法在线课程,实施研究,并作为全球领先的认知行为疗法资源库来提供服务。朱迪丝·S. 贝克博士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心理学临床教授,她为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撰写了100多篇文章和图书章节,并著有专著,包括《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Cognitive Therapy for Challenging Problems: What to Do When the Basics Don’t Work)。她在世界各地就认知行为疗法相关主题做了数百次演讲,她是贝克儿童及青少年量表(Beck Youth Inventories)和人格信念问卷(Personality Belief Questionnaire)的合作研发者,并因在该领域的贡献赢得了多个奖项。她仍持续在位于美国费城郊区的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研究所内部诊所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治疗。
主译者简介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首届副院长,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首批督导师,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和第五届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首届副主任;美国国际认知治疗学院会士及认证治疗师;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研究所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她主编和翻译了相关教材及专著40余部,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90余篇;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0年,从事心理咨询/治疗30余年;开发了认知行为疗法2年连续培训项目,并创立了认知行为疗法培训与督导团队。
......(更多)
第一章 概述认知行为疗法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模型
对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创立
康复导向认知疗法
一例典型的认知干预
成为一名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充分利用本书
总结
第二章 概述治疗
治疗原则
总结
第三章 认知概念化
认知概念化概述
开始概念化
自动思维有助于解释来访者的反应
信念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一个更复杂的认知模型
阿贝的概念化
认知概念化图
总结
第四章 治疗关系
四条基本准则
展示良好的咨询技术
监测来访者的情感并引出反馈
与来访者合作
因人而异地调整治疗关系
使用自我表露
修复破裂
帮来访者将所学应用于其他关系
处理对来访者的消极反应
总结
第五章 评估会谈
评估会谈的目标
评估会谈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始评估会谈
第二部分:进行评估
第三部分:介绍初诊印象、设定总体目标及介绍总体治疗计划
第四部分:制订行动计划
第五部分:建立治疗期待
第六部分:总结并引出反馈
在评估会谈与首次治疗会谈之间
总结
第六章 首次治疗会谈
心境检查
对药物或其他治疗的检查
设置首次治疗会谈的议程
获取最新信息和回顾行动计划
诊断及有关抑郁的心理教育
识别价值观和志向
设定目标(第一部分)
设定目标(第二部分)
安排活动
会谈总结
反馈
第七章 活动安排
对活动减少的概念化
对缺少掌控感和愉悦感进行概念化
安排活动
使用活动图
对活动进行评分
活动的类型
使用活动图对预测进行评估
总结
第八章 行动计划
制订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类型
鼓励来访者制订行动计划
提高行动计划的遵循度
预见问题并预防它们发生
为潜在的消极结果做准备
回顾行动计划
对困难进行概念化
总结
第九章 治疗计划
实现治疗目标
制订会谈外的治疗计划
制订治疗计划
制订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治疗计划
制订单次会谈的计划
决定是否聚焦一个目标或问题
帮助来访者识别问题情境
总结
第十章 结构化会谈
会谈内容
会谈的开始部分
会谈的中间部分
会谈的结束部分:总结、核实行动计划和反馈
总结
第十一章 结构化会谈中的问题
结构化中的常见困难
会谈结构各部分的常见问题
偏离议程
来访者在会谈快结束时感到痛苦
总结
第十二章 识别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的特点
向来访者解释自动思维
引出自动思维
扩展的认知模型
自动思维的形式
引出自动思维时的困难
教来访者识别自动思维
总结
第十三章 情绪
引出和加强积极情绪
命名消极情绪
对情绪强度进行评分
区分自动思维和情绪
将自动思维的内容与情绪相匹配
加强消极情绪
检测与消极情绪有关的信念
情绪调节技术
总结
第十四章 评估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的类型
选择关键的自动思维
通过提问来评估自动思维
判断评估效果
对认知重建无效进行概念化
应对自动思维的其他方法
当自动思维是真实的
总结
第十五章 回应自动思维
写治疗笔记
音频形式的治疗笔记
使用工作表
当工作表的效果不佳时
总结
第十六章 将正念融入认知行为疗法
正念是什么?
正式和非正式的正念练习
自己练习
在介绍正念之前使用的技术
向来访者介绍正念
在正念练习后使用的技术
AWARE技术
总结
第十七章 概述信念
核心信念、图式和模式
识别适应性的核心信念
识别非适应性的核心信念
识别非适应性的中间信念
决定是否修正功能不良的信念
决定何时修正功能不良的信念
对来访者进行关于功能不良信念的教育
激励来访者修正功能不良的信念
总结
第十八章 修正信念
加强适应性信念
修正适应不良的信念
总结
第十九章 其他技术
情绪调节技术
技能训练
问题解决
做决定
分级任务作业和阶梯类比
暴露
角色扮演
使用“饼图”技术
自我比较
总结
第二十章 意象
引出积极意象
识别消极意象
向来访者介绍痛苦的意象
修正自发的消极意象
总结
第二十一章 结束治疗和预防复发
治疗早期的活动
治疗期间的活动
治疗临近结束时的活动
自我治疗
为结束治疗之后的病情反复做好准备
强化会谈
总结
第二十二章 治疗中的问题
发现问题
对问题进行概念化
问题的类型
治疗中的停滞
修正治疗中的问题
总结
附录A 认知行为疗法资源
附录B 贝克研究所的案例写作格式:总结和概念化
附录C AWARE技术的步骤
附录D 通过体验式技术重建早期记忆的含义
参考文献
......(更多)
一个是当患者表达出探索过去的强烈愿望,如果不这么做会危及治疗联盟的时候;另一个是当患者陷入自己的功能不良思维不能自拔,了解他们信念的童年根基会潜在地帮助他们矫正自己固执的观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