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网红的群像特征和典型个案,从媒介记忆的视角,追溯网红的萌芽、成名和转型,对不同时期网红如何不期而遇的网络成名进行了呈现与分析,并对网红群体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
下卷以当下网红个体的职业生命历程从一种偶发性的个人行为变为一种必然性的生产实践为背景,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当下网红个体的生产实践进行了田野调查与研究,认为网红自身及其产品的批量性生产已形成一种“声誉工厂”模式,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当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更多)
吴志远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系主任。研究领域为媒介与社会、媒介技术哲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著作《超越主体主义:反思20世纪传播学的哲学源流》获第十七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青年创新人才工程,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曾在台湾政治大学进行访学交流。
彭步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数字劳动、媒介与社会。在《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声誉资本视域下带货主播的数字劳动研究”,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更多)
《网红:成名的转场》目录
序
第一章 网红回忆录:互联网记忆中的社会心态嬗变
第一节 网红: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一面“哈哈镜”
第二节 互联网记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后视镜”
第三节 网络社会心态的嬗变:虚实世界中的“反光镜”
第四节 本书核心概念、方法和内容结构
第二章 网红的崛起:当代互联网研究的微观视域
第一节 写手网红阶段:从网络写手到网络作家
第二节 话题网红阶段:从审丑恶搞到推手炒作
第三节 大V网红阶段:从平民造星到意见领袖
第四节 职业网红阶段:从专业达人到个人“IP化”
第三章 成名的想象:“网络写手”与中国互联网的“文化想象期”
第一节 成为名人:媒介建构下的身份转型
第二节 一“站”成名:网络文学与中文互联网网站的发展
第三节 从网络写手到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对草根创作的激发
第四节 文化想象:中文互联网早期文化创作心态的萌芽
第四章 成名的喧嚣:网络红人与中国互联网的“观念碰撞期”
第一节 网络红人:互联网草根女性的早期观念试探
第二节 一“夜”成名:网络红人争议事件中的观念冲击
第三节 从网络审丑到自我表达:博客时代的喧嚣与机遇
第四节 观念碰撞:网络红人争议背后的多元社会心态
第五章 成名的赋权:“网络大V”与中国互联网的“观点争鸣期”
第一节 “围观中国”:“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博时代
第二节 一“语”成名:微博赋权与“网络大V”的入场
第三节 “网络大V”的退场:众声喧哗之后的娱乐化转型
第四节 观点争鸣:社会问题冲突背后的社会心态激荡
第六章 成名的逐利:网红产业与中国互联网的“资本驱动期”
第一节 从“成名”到“致富”:网红产业的萌芽
第二节 直播带货:短视频技术下“网红”的职业化
第三节 从“知识经济”到“粉丝经济”:网红的产业化
第四节 平台资本驱动:网红产业发展中的矛盾与张力
第七章 成名的转场:对中国网红嬗变的反思
第一节 时势造“网红”:多重变革中的网络中国
第二节 “转场”与“串场”:成名背后的力量博弈
第三节 社会心态的嬗变:网民如何看待网红?
第四节 网红的意义:重新发现人的价值
第八章 体制化合作:网红产业发展的行政吸纳
第一节 参与型合作:行政主动参与网红产业发展
第二节 培育型合作:行政吸纳社会共塑网红效应
第三节 规制型合作:行政规制引导争议性网红
第四节 代言型合作:行政吸纳地方网红代言
第五节 后台型合作:行政吸纳头部网红后台融入
第九章 数字怀旧:互联网记忆展演与社会心态的嬗变
第一节 网红产业中的怀旧叙事
第二节 数字怀旧与社会心态的变迁
第三节 制造怀旧:数字怀旧的三种记忆展演实践
第四节 想象的追忆:数字怀旧实践背后的社会心态
附录 网红小传
参考文献
后记
《网红:声誉工厂》目录
序
第一章 声誉的崛起:数字时代的声誉资本
第一节 我国网红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声誉资本与网红生产实践
第三节 本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
第四节 本书基本结构
第二章 声誉前传:理论的缘起与演化
第一节 名为何物:声誉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从个体到组织:声誉主体的耦合关系
第三节 由实向虚:当今声誉崛起的经济基础
第三章 数字声誉:当代声誉的媒介转向
第一节 何为媒介:基于物质性视角的阐释
第二节 数字声誉:声誉在媒介中的蜕变
第三节 个体偏向:数字声誉的媒介逻辑
第四章 重新理解声誉资本:网红生产的资本逻辑
第一节 象征资本:声誉在媒介中的价值属性
第二节 劳动实践:声誉资本的生产性
第三节 资本转化:声誉资本的运作方式
第五章 浮沉二十载:网红的声誉变化与资本介入
第一节 信誉蛰伏期:资本未现时的传统商业延续
第二节 名声低谷期:资本初介时的新型商业尝试
第三节 声誉上升期:资本进场时的全面商业变现
第六章 网红的“独白”:个体声誉的资本化进程
第一节 角色·互动·关系:网红个体声誉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 资本化“三部曲”:网红个体声誉资本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矛盾集合体”:网红个体声誉资本的特性
第七章 “一场双向奔赴”:网红声誉资本在组织中的生产
第一节 网红产业的生产要素:数据、技术、资本、劳动
第二节 制式化生产:网红主播直播空间中的带货实践
第三节 多重生产关系:电商 MCN机构的组织结构及模式
第八章 “戴着镣铐跳舞”:网红的平台劳动与声誉资本转化
第一节 媒介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劳动力“蓄水池”
第二节 游戏与控制:带货主播在平台中的劳动实践
第三节 声誉资本转化:网红主播的主体性实践
第九章 声誉工厂:数字时代的网红生产模式
第一节 再聚焦:声誉工厂的诞生
第二节 小景深:声誉工厂将何去何从
第三节 大环境:网红产业中的声誉资本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