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展示,夏威夷蜗牛的消失如何与全球化、殖民化、军事化、气候变化交织在一起;本书也将说明,物种灭绝是一个持续性的解构过程,各种关系、联结将在这一过程中被摧毁并重塑。
2019年1月1日凌晨,乔治“去世”了。
乔治是一只夏威夷金顶树蜗牛,随着这只小蜗牛一起消失的,还有夏威夷金顶树蜗牛这一物种。作为2019年的第一个灭绝者,乔治登上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它的死亡似乎让物种灭绝变得可关联、可定位、可叙述。
事实上,一个多世纪以来,夏威夷蜗牛一直在大规模消失,但它们似乎总是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我们周围,一个更安静的系统性灭绝过程正在无情地进行着。
物种灭绝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我们所进行的,是“废墟中的园艺”。
我们所留存的,是“哀伤中的希望”。
《末日松茸》作者罗安清、《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戴维·哈斯凯尔等人类学大家倾情推荐
蜗牛似乎到处都是。我们不会想到,以生物多样性著称的夏威夷岛已成为受蜗牛种群减少严重影响的地区。和人类学家一起,踏上寻找夏威夷蜗牛的追踪之旅,揭秘一个不为人知的、更安静的系统性灭绝故事
一个蜗牛物种的消失对它们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全球化、殖民化、军事化、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是一种持续性的解构,正在以无数种方式波及全世界
专业评论:
任何想知道微小生物重要性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托姆·凡·多伦讲述了濒临灭绝的夏威夷树蜗牛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美丽、多样、对原住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通过黏液创造的社会世界。然而,捕食者的威胁和栖息地的破坏使得蜗牛物种每天都在消失。这本书是一首抒情挽歌,像诗歌一样动人而优美。——罗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末日松茸》(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作者
本书对地球上一些美丽且受威胁的物种进行了精彩的探索。通过这些有力量的故事,我们也能以新的视角看待自己。——戴维·乔治·哈斯凯尔(David George Haskell),《看不见的森林》(The Forest Unseen)作者
本书深入探索了夏威夷陆地蜗牛的世界。托姆·凡·多伦的“田野哲学”方法让他深深扎根于那些生死相关的关键地点。在面对无法挽回的损失时,他在“哀伤的希望”中延续自己的工作,在智力和情感上都让我深受触动。——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作者
感谢这本书,腹足纲动物将进入新的自然历史,在这里,一切被排除在“自然”生命之外的事物正慢慢回归——蜗牛的粘液网络留下的痕迹!托姆·凡·多伦将物种灭绝的创伤转化为人类以及夏威夷生活方式修复和繁荣的机会。的确是一种“哀伤的希望”。——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我们从未现代过》(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作者
本书追随着蜗牛在时间和海洋中留下的黏液痕迹,发现了关于灭绝和生存的新视角。一次有启发性的探索。——米歇尔·奈豪斯(Michelle Nijhuis),《亲爱的野兽》(Beloved Beasts)作者
任何想知道微小生物重要性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末日松茸》作者罗安清等人类学家倾情推荐!追寻夏威夷蜗牛的踪迹,揭开残酷的未知物种灭绝真相,探索灭绝的生物学及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托姆·凡·多伦,悉尼大学环境人文学科教授兼悉尼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他是一位田野哲学家和作家,研究重点是物种灭绝和保护。
......(更多)
托姆·凡·多伦,悉尼大学环境人文学科教授兼悉尼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他是一位田野哲学家和作家,研究重点是物种灭绝和保护。
......(更多)
导言 探寻者:寻找蜗牛之旅
第一章 漫步者:涂满黏液的世界之旅
第二章 漂移者:蜗牛的神秘时空之旅
第三章 收集者:蜗牛壳与殖民地的不解之缘
第四章 匿名者:分类学与物种灭绝之谜
第五章 斗争者:团结一致的战斗之旅
第六章 被俘者:失望中的希望之光
后记
致谢
注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