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阐释或者分类,马克•罗斯科(1903 — 1970)坚定地支持艺术家无上的表达自由。尽管他被认为是开始形成于纽约的“抽象表现主义”主要人物,罗斯科自己却拒绝标签,倒是坚持“画作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和合体验”。
在画遍了具象作品之后,他发展出了自己标志性的画面,那些大胆的红、黄、褐、赭、黑、青色块。罗斯科以这些闪烁着律动着的色团强调他并没有去除人像,不过取而代之以符号与形体罢了。这些强烈的色彩形式蕴含了人类境况的所有悲剧。与此同时,罗斯科在其作品的表达潜流中明确向观者做了许诺。他相信:“一幅画在敏感的观看者眼里可以联谊、扩展、活动,由此而得生。”
从其早期发展到其卓越的色块绘画,本书介绍了罗斯科生动、亲切、革命性作品的非凡才华与影响。
......(更多)
雅各布•巴力•天舒维,作家,批评家,博物馆策展人。曾就读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与纽约大学。曾出过许多著作,包括关于马克•夏加尔、亚历山大•考尔德、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安迪•沃霍尔、克里斯多与珍妮-克劳德夫妇等的专著。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以及巴黎。
......(更多)
7作为戏剧的画作
19从俄罗斯帝国到纽约,途经俄勒冈州波特兰
31蜕变:从马库斯•罗斯科维奇到马克•罗斯科,
神话学与超现实主义
45形形色色:通往典范绘画之路
61罗斯科的壁画与波普艺术的兴起
73罗斯科的教堂与泰特美术馆专室
83罗斯科之死及其遗产
93生平及作品
......(更多)
罗斯科曾言:“不可能有一套说法来解释我们的画作。它们的解释一定是出自画作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和合体验。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真正的心灵联姻。正如在婚姻里,不圆满就是婚姻无效的原因,在艺术里,亦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