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作者:陈平原
副标题: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02
ISBN:9787301035924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8

内容简介

本书由章太炎、胡适的个案出发,对于二十世纪的学术转型进行论述,从而展开专题研究。为了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并以大量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证明了这一点。

......(更多)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人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1997年3月至7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基金会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自选集》(1997)、《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结集有《阅读日本》等六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年起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

......(更多)

目录

导 言 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

一 学术转型与两代人的贡献

二 “西潮”、“古学”与“新知”

三 走向专门家之路

四 章、胡交谊及其象征意义

第一章 求是与致用

一 “学在求是,不以致用”

二 “殚精考索”与“兴起幽情’

三 理器之分与真俗之辨

第二章 官学与私学

一“劝学”与“学隐’

二“学在民间”之自信

三 书院讲学的魅力

四 救学弊与扶微业

第三章 学术与政治

一 参政与回向

二 保国或著书

三 讲学复议政

第四章 专家与通人

一 古老命题的现代诠释

二 “具有广博学识”的专家

三 “博学的人”与“国人导师”

四 从“开山斧”到“绣花针”

第五章 作为新范式的文学史研究

一 从“大胆假设”到“小心求证”

二 双线文学观念

三 历史演进法

四 《红楼梦》自传说

五 整理国故思潮

第六章 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

一 “治学方法上的根本问题”

二 《庄子》的挑战

三 清儒之得失

四 章、胡之戴震论

五 对于“汉学”的推崇与超越

六 以西学剪裁中国文化?

第七章 晚清志士的游侠心态

一 游侠之“逍遥法外”

二 “中国之武士道”

三 对于流血的崇拜

四 暗杀风潮之鼓吹

五 联络会党的策略

六 大小传统之沟通

附 录 自立门户与径行独往――章太炎的

学术品格

第八章 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

一 被压抑的“文艺复兴”

二 逐渐清晰的文学史图像

三 师心使气与把酒赏菊

四 乱世中的“思想通达”

五 “谬种”与“妖孽”的不同命运

六 千年文脉之接续

第九章 现代中国学者的自我陈述

一 学者为何自述

二 自传与自定年谱

三“我与我的世界”

四“诗与真”的抉择

五“忏悔录”之失落

六“朝花夕拾”与“师友杂忆”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救治之法是重新高扬先秦诸子自立门户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首先是敢于自立门户,然后才谈得上百家争鸣。若都一味依人门下,所谓争鸣最多不过补苴罅漏的小把戏,谈不上别树一帜推陈出新。

陈天华蹈海前留下《绝命辞》,预言“中国去亡之期,极少须有十年,与其死于十年以后,曷若于今日死去,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中国或可以不亡”。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