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後人類時代

後人類時代
作者:凱薩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译者:賴淑芳 / 李偉柏
副标题:控制學、文學、資訊學中的虛擬身體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2018-07
ISBN:9789571372693
行业:其它
浏览数:56

内容简介

隨著人工生命技術日益成熟,人類是什麼?誰又是後人類?

後人類時代來臨,人類與機器的關係將大翻轉?

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人類與機器之間不再存有明顯的界線?

這是DNA精密計算的時代,是人工智慧即將當道的時代,所謂實體信息已分散在茫茫的信號間,我們對於人類身體曾持有的概念,一度消失於虛擬空間中。某些人對於這樣的變化驚豔不已,但若將這樣的概念落載於電腦程式或人類的大腦想像中,卻變成了星際迷航的科幻風格,令大多數的人驚恐,沉溺於外星怪物在太空艙中沉思的驚怖畫面。

當我們逐步成為後人類的這段過程中,知名人文學者的N.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在《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書中提出她的精闢見解,將妄想與事實清楚析離,深度研究信息時代的具體現象,成就本書最經典的論述核心。

在技術、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下,海爾斯為我們展現出被抹去、被遺忘、被忽略之物,將信息想像成一個無形的實體。她從二戰後的梅西會議控制論談到1952年的控制論愛好者及小說家伯納德•沃爾夫(Bernard Wolfe);從自製的概念談到菲利普•迪克的幻覺與現實的文學探索;從人造生命談及後現代小說,探索人類作為控制論系統的意義。

凱薩琳.海爾斯橫跨了科技史、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將三個故事的關連編織起來:信息是如何失去其身體的,亦即概念化為與物質形式分離的實體;仿生人文化和技術的建構;以及控制論論述中的自由主義人文主體的解體。從控制論到人工生命的誕生,《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提供了關於你我如何抵達虛擬時代,以及從此處可往何處去不可或缺的記述。

本書內容橫越數個專業領域,既有學術教科書的深度、文學批評理論的推演,亦有科普類科學史的介紹及大眾科幻作品的分析評論,是延續上個世紀徹底實踐跨文學科學「兩文化」的上乘之作,是本評論者驚嘆為耀眼的奇書(dazzling book)。

本書特色

☆後人類時代、人工生命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必讀經典之作!

☆勾勒虛實夾雜的後人類景象,梳理各種情境編織成的世界!

☆醍醐灌頂,提點探索後人類的感性層面!

☆賴淑芳、李偉柏雙譯者專文導讀!

......(更多)

作者简介

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

N. 凱薩琳.海爾斯寫作本書時任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教授,現任杜克大學英文系「詹姆士 .杜克」講座特聘教授(James B. Duke Professor)。她擁有化學及英文高等學歷,著有《我的媽媽是電腦:數位主題和文學文本》,並編輯《混沌與秩序:文學和科學的複雜動態》,皆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代表作《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HOW WE BECAME TH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已成為文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媒體學等研究領域崇奉為經典之作。

......(更多)

目录

謝辭

推薦語

導讀

序幕

第一章 朝向具體化的虛擬

第二章 虛擬身體和閃爍標誌

第三章 信息實體之爭:探討自動控制論的梅西會議

第四章 岌岌可危的自由主體性:諾伯特.維納和自動控制焦慮

第五章 從連字符號到拼接:《地獄邊境》(Limbo)中的控制論句法

第六章 自動控制學第二波:從反身性到自我組織

第七章 將真實內外、左右翻轉:菲利普.狄克六零年代中期小說中的邊界研究

第八章 信息的重要性

第九章 人工生命的故事

第十章 虛擬的符號學:映射後人類

第十一章 結論:何謂「成為後人類」?

注釋

索引

......(更多)

读书文摘

自由人本主义主体的中心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灵。后人类尽管在很多方面都不遗余力地解构自由人本主义主体,但它也和自己的前辈一样,强调的是观念而非具体形式(身体)。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