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
作者:李文杰
副标题:1861-1911(修订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5-09
ISBN:9787108081322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晚清外交史奠基之作修订再版

回答近代外交官是如何诞生的问题

在人与制度的互动中追溯近代外交体系的形成

--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之途,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官这种全新的“职业”的?承担外交职能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使馆脱胎于传统政治体制,它们又是如何建立并运作起来的?

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使馆数百名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产生、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并揭开总理衙门、外务部与驻外使馆这一系列晚清外交机构的官员选用、人才培养、权责分配等制度问题。透过人与制度的互动,解释清末民初的外交表现,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重要基础。

......(更多)

作者简介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外交史与近代边疆的教学研究。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日暮乾清门:近代的世运与人物》《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

......(更多)

目录

再版序言

导言

上编:总理衙门时期(1861—1901)

第1章 制度的渊源

一 礼部与理藩院

二 总督、巡抚与海关道

三 总理衙门

四 驻外使馆

第2章 总理衙门大臣

一 权责与局限

二 职能

三 选任途径

四 任职缘由

五 日常运作与权力更迭

六 任期与离署

第3章 总理衙门章京

一 权责与职能

二 考试与选拔

三 仕途、生计与保奖

四 升迁与去向

五 任期与身份背景

六 章京个案研究:杨宜治的故事

第4章 总理衙门翻译官与吏员

一 总理衙门的翻译官

二 总理衙门的吏员

附 总理衙门翻译官题名考

第5章 驻外公使(上)

一 庚子前的使才保举与公使选任

二 保举之后各方权力的影响

三 各国使差的内在特点

四 庚子之前使臣的群体分析

五 升迁与去向

第6章 驻外外交人员(上)

一 参赞(上)

附 参赞题名考(上)

二 领事官(上)

三 翻译官

四 随员、供事与学生

下编:外务部时期(1901—1911)

第7章 外务部设置与外交改革

一 改革之议

二 外务部的成立与制度改革

三 外务部制度的完善

四 1907年驻外使馆的改革

第8章 外务部官员

一 外务部大臣

二 丞与参议

三 司员的来源

四 司员的去向

第9章 驻外公使(下)

一 庚子后的保举与选任

二 保举之外的人为因素

三 庚子后使臣群体分析

四 公使成长的个案:以汪大燮为例

第10章 驻外外交人员(下)

一 参赞(下)

附 参赞题名考(下)

二 领事官(下)

三 通译官

四 书记官

结论

......(更多)

读书文摘

对晚清及民初外交进行讨,似须首先回答如下问题,即近代中国外交官从何而来?再进一步追问,可细化为系列问题:在推“君子不器”、淡化专业技能和职业分类的科举制度下,在传统的官僚系统之中,外交官是如何被选拔出来的,这种选拔方式对外交实践有怎样的影响?外交官群体是如何产生,他们的实际权力与功能如何,又有怎样的出路?科举制度停废之后,国家如何选拔外交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