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讲古文从《论语》《中庸》讲起,与一般古典文学研究者不同。其中《论语六讲》,分析《论语》言辞,讲解君子之道,尤重曾子品行,读之可以增意气,开胸臆。《中庸说解》,分三十三章,逐句讲解,阐明古文写法,诠释儒门精神,并引用佛道思想相资启发,使玄妙道理归于平易。
......(更多)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一生执教并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语),诗、词、曲、剧众体兼擅;书法出唐入晋,自成一家;尤于谈文论艺及课堂讲授契机入理、精妙超绝。现代文坛诸多名家宿儒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冯至、杨晦、郑因百等皆与之有师友之谊;弟子沉樱、吴晓铃、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史树青、欧阳中石等享誉海内外。顾随先生儒释道兼融,每每以一己之体悟,于诗于词生发精见妙解,尤其在古典诗文的讲授上,聆者无不濬发灵源、溉沃智府。
......(更多)
《论语》六讲001
一、“君子”与“士”002
二、“低处着手”与“犯而不校”012
三、“唯”与“拈花微笑”021
四、“三省吾身”与“直下承当”031
五、“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042
六、“以友辅仁”与“为政以德”053
附:《论语》断说066
《中庸》说解072
一、《中庸》发端074
二、《中庸》结论099
三、《中庸》言道121
附:物(体)·道·法189
......(更多)
曾子的话原是两面,前两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是积极的作为;后一句“临大节而不可夺”是消极的操守。真到国难,作为比操守还有用,可补救于万ー;操守无济于事。
其实只要给老百姓办点事,贪点赃也不要紧;现在是只会贪赃,而不会办事一一向内、向外都没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