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自杀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自杀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作者:
译者:李凌等
副标题:一种合作式的方法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20-08
ISBN:9787518428809
行业:其它
浏览数:8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大卫·A. 乔布斯(David A. Jobes)是自杀干预领域的权威和专家。他在书里介绍了一种自杀干预的临床框架,即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CAMS)。本书详细描述了CAMS的基本理念和使用方法(包括所涉及量表的使用与编码)。

CAMS在《自杀状态问卷》(SS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在SSF的引导下展开工作。CAMS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包括:聚焦于自杀议题(而不是心理障碍);了解引起患者自杀意念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在门诊接受干预而不必住院;用稳定化计划取代不自杀协议;与患者的自杀倾向共情,采取协作的方式而非指导式的。已有证据表明,CAMS可以结合不同流派使用,并能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临床情境。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大卫·A. 乔布斯(David A. Jobes)

哲学博士,美国自杀学会前主席,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成员,美国天主教大学心理学教授及临床训练副主任,美国军事卫生服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兼职教授,美国自杀预防基金的科学委员和公共政策委员会成员。近30年来,他致力于自杀学研究,在该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并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曾被授予玛莎·莱恩汉(Marsha Linehan)奖等多种荣誉。

审校者与主译者介绍

杨 丽

教授,注册督导师,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和危机干预总督导,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天津市自杀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杀的心理机制、干预技术和干预策略。

李 凌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201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实践、教学、研究、翻译等工作。

刘新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临床心理学,包括自杀风险的识别与干预、亲密关系(亲密伴侣暴力)。

......(更多)

目录

译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CAMS)

CAMS的基本理念

CAMS是聚焦于自杀的治疗框架

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第2章 SSF和CAMS的演变

SSF概述

SSF评估和治疗计划的制订(初始会谈)

SSF的追踪与更新(中期会谈)

SSF的结果与处置(最终会谈)

CAMS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床照护体系及CAMS的最佳使用

第1步:制订政策和程序

第2步:找到可靠的方法尽早识别自杀风险

第3步:寻求临床指导

第4步:使用专门针对自杀的文档记录

CAMS的最佳使用

使用CAMS前的准备

本章小结

第4章 CAMS风险评估

CAMS风险评估的分步说明

个案示例:比尔自杀风险的总体阐述

本章小结

第5章 CAMS治疗计划

CAMS治疗计划概述

填写SSF的C部分

自我伤害简述

完成SSF的D部分:HIPAA页

个案示例:比尔在首次会谈中的治疗计划

本章小结

第6章 CAMS中期会谈

CAMS中期会谈概述

针对自杀驱动力展开治疗

个案示例:比尔的CAMS中期照护

本章小结

第7章 CAMS临床结果与处置

CAMS临床结果与处置概述

CAMS的自杀追踪结果:程序上的注意事项

危机后的生活:生存经验

本章小结

第8章 用CAMS降低治疗不当风险

治疗不当概述

预见性的重要性

治疗计划的重要性

临床跟进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第9章 CAMS的改编和未来发展

CAMS框架结构的改编

CAMS的未来发展

本章小结

后记

附录A 《自杀状态问卷-4》(SSF-4)

附录B CAMS核心评估量表的编码手册

附录C SSF生存理由与死亡理由编码手册

附录D SSF“一件事反应”编码手册

附录E CAMS治疗工作清单

附录F 《CAMS评定量表》

附录G 关于CAMS的常见问题

附录H 填写CAMS

参考文献

......(更多)

读书文摘

也就是说,患者对自我取向的评分语气自杀想法的关系,显著地取决于患者对关系取向的评分。对于认为其自杀倾向于自身的问题高度相关的人而言,如果他同时认为起自杀倾向与他人也关系非常密切,则后一种归因能起到保护性功能;与高自我去向而低关系取向的组合相比,两项皆高者的自杀想法反而较少了。

施耐德曼坚持认为,对自杀而言,烦乱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概念。他主张,烦乱准确地形容出了一种情绪上的烦扰、不安和焦虑的状态。对于施耐德曼而言,烦乱既包括认知受限,也包括自伤或轻率行事的倾向。可以这样描述烦乱:患者有冲动的欲望,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当下无法忍受的处境。烦乱是一种必要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是所有自杀行为背后关键的驱动力量。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