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16位经典童书作家作品背后的 故事。16位作家是毕翠克丝·波特、林格伦、新美南吉、托芙·扬松、罗尔德·达尔、嘉贝丽·文生、米切尔·恩德、桑贝、希尔弗斯坦、昆廷·布莱克、雷蒙德·布里格斯、玛丽莲·布鲁克·戈夫斯坦、安房直子、安东尼·布朗、长谷川义史、莫·威廉斯。
16篇文章,每一篇写一个世界级童书大师,展现他们的人生经历、儿童观、创作方法、日常中的灵感时刻、在出版领域的合作细节,还有他们所处时代的纷繁变化。以16位童书大师的人生经历,揭示出: 创作如何从具体的人的生活中生长出来。 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不会被时间磨灭的价值。 什么样的人能创作出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
......(更多)
......(更多)
写《彼得兔的故事》的毕翠克丝·波特
——事情糟糕透顶的时候,正是开始好转的时候 //1
写《长袜子皮皮》的林格伦
——用战斗的姿态争取孩子表达的权利//19
写《去年的树》《小狐狸阿权》的新美南吉
——“我写出来的故事,值得一个孩子美丽的眼泪”//35
写《姆咪和大洪水》的托芙·扬松
——从童话世界“姆咪谷”出走的岛屿隐士//53
写《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罗尔德·达尔
——“我害怕孩子合上书后说我写的故事很无聊”//79
写《艾特熊和赛娜鼠》的嘉贝丽·文生
——“不忍心看见父母被要求着掏钱购买这些产品的样子”//97
写《毛毛》的米切尔·恩德
——五十年前他预见了今天人们的困境,并在幻想王国中给出良方//111
画“小淘气尼古拉”的桑贝
——“如果不欣赏人性的光辉,我就会变得很悲伤”//125
画《爱心树》的希尔弗斯坦
——幽默的笔触下藏着许多“坏孩子”//139
写《小丑从来不放弃》的昆廷·布莱克
——“我从未见过不爱昆廷·布莱克的孩子”//153
写《雪人》和《圣诞老爸》的雷蒙德·布里格斯
——最平淡的恰恰最绵长,被无视的恰恰最值得//167
写《做玩偶的戈蒂》的玛丽莲·布鲁克·戈夫斯坦
——“希望我的绘本简洁又有力,像石头或贝壳”//197
写《手绢上的花田》的安房直子
——打开一扇通往世外桃源的门//215
写《我爸爸》和《我妈妈》的安东尼·布朗
——为孩子画出表象之下的真实//229
写《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长谷川义史
——“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奇怪大人”//247
写《别让鸽子开巴士!》的莫·威廉斯
——用脱口秀的幽默赋予孩子生活中最稀缺的体验//263
后 记//281
......(更多)
除了《长袜子皮皮》,林格伦的很多作品都与她的童年经历有关。有人问她:“你的孩子或孙子有没有激起过你的灵感?”她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孩子比曾经是我自己的那个孩子更能激起我的灵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