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桂岛宣弘教授多年来的论文选集。作者选取了自2001年起就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的12篇著作,采用新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论,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包含日本、韩国、中国的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国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作出了清晰而全面的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教科书、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作为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
......(更多)
桂岛宣弘(1953~)立命馆大学文学部教授,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文学博士。历任日本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现任日本史研究会、日本思想史学会评议员,历史学研究会、宗教与社会学会常任委员,日本经济思想史研究会、东亚宗教文化学会副会长、常任理事。主攻:日本近世、近代思想史,日本民众宗教史。
......(更多)
致中国读者
凡例
第一章 日本思想史学的“作法”及其临界
——面向跨国境的思想史
一 何谓跨越国境的历史
二 “锁国”日本像的挣脱与“近世帝国”论
三 本居宣长与日本民族主义
四 滥觞期的国史学与“西洋学问社会
五 日本思想史学与中国
六 作为节点的丸山真男
七 结语
第二章 姜沆与藤原惺窝
——17世纪的日朝相互认识
一 16-17世纪的东亚——划时代的16世纪
二 姜沆的足迹及其日本观
三 藤原惺窝与明中华主义的碰撞
四 迈向17世纪——明清交替与思想嬗变
第三章 宣长的“外部”
——18世纪的自他认识
一 “民族主义的预言家
二 18世纪的自他认识
三 宣长——华夷思想的解体及其去向
四 结语——宣长的”发现
第四章 华夷思想的解体与自他认识的嬗变
——以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为中心
一 反转的自他认识
二 后期水户学与虾夷地问题
三 18世纪末期虾夷地论的转变
四 19世纪——自他认识的嬗变
五 《千岛白浪》与幕末国学
六 结语
第五章 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以德川思想及平田笃胤形象的转变为中心
一 问题所在
二 “收揽人心”的言说
三 围绕天皇言说的转变
四 明治初年的平田派国学
五 宣长、笃胤形象的彼方
第六章 近代宗教制度的暴力
——国家神道体制的遗产
一 引子
二 近代神社·神道意识形态的成立
三 被封印的言说——复古神道派的挫折
四 被命名的神明们——被封印的民众宗教的神明
五 结语——折口信夫的叹息
……
第七章 近代国史学的成立
第八章 亚洲主义: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译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