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作者:宮口幸治
译者:陳令嫻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2020-10
ISBN:9789573288251
行业:其它
浏览数:7

内容简介

作者原為兒童精神科醫師,由於深感自己的無力與醫療的極限,轉為投入少年院,擔任法務技官十多年,尋找改善孩童偏差行為的線索。

當站在第一線,實際與犯罪少年相處,才得知這些孩子驚人的共通點──不會均分蛋糕、不會臨摹簡單圖形、不會加減乘除、看不懂漢字。原來,他們缺乏基本的「認知功能」,急需介入援助或接受特殊教育。

「四次障礙」,道盡孩子們悲慘的一生

犯下殺人、強暴、猥褻的少年重刑犯,你對他們的印象是什麼?兇神惡煞、攻擊性強?不!回溯這些少年的國中小成長過程,他們是一群無法適應一般教育的孩子:班上成績倒數、容易生氣、丟三落四、無法融入團體生活、遭到排擠和霸凌。

作者以「四次障礙」說明這些孩子艱辛的一生:

【一次障礙】少年本身有「發展障礙」或「智能障礙」。

【二次障礙】學校老師並未發覺其障礙,僅將少年貼上「不會念書的問題學生」標籤。

【三次障礙】進入少年院,教官也未察覺其障礙,加上管教不當導致少年的情況惡化。

【四次障礙】少年長大出了社會,更不為人諒解,又備受歧視,最後犯下罪行,再度關進監獄。

……這簡直是將一群需要協助的孩子們一步步推往地獄的過程!

司法少年的真實情況,正是社會對待障礙學童的縮影

這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就不斷透過「問題行為」發出「求助訊號」。然而,我們看見了嗎?又或者當作一回事嗎?

大至教育制度、司法體系,小至你我每個人……整個社會氛圍與做法,淨是將這群孩子隔絕與排除。少年院裡犯罪少年的真實情況,反映出社會的失敗和我們的冷漠。成長的各階段連連被忽視的孩子們,長大後於是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人。

給身為大人的我們──「孩子心房的門把裝在門的內側」

■「求救訊號」始於國小二年級。

■要求「反省」之前,必須確認基本的認知功能。

■主流的「讚美教育」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不要要求孩子有「高自尊」。

■轉變關鍵在於:想教教看別人、覺得被信賴、得到認同。

■一天五分鐘,實作不會傷害兒童心靈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更多)

作者简介

宮口幸治(Koji Miyaguchi)

醫學博士、心理師。京都大學工學院畢業後,進入工程顧問公司工作。之後重回校園,就讀神戶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精神科醫院、醫療少年院擔任兒童精神科醫師。2016年起執教鞭,擔任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院教授,同時是「日本COG-TR學會」負責人。

......(更多)

目录

推薦序1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李茂生

推薦序2 前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第三屆)/陳映雪

推薦序3 桃園少年之家執行長、牧師/張進益

推薦序4 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曲智鑛

前言

第1章 「連反省都不懂」的孩子

「殘暴到誰都管不了」的少年真面目

無法正確認識周遭所有事物?

透過面談與測驗發現的真相

教師從未注意到的學童真相

讚美教育無法解決問題

1天5分鐘就能改變社會

第2章 犯下殺人罪的少年說:「我很溫柔。」

不會切蛋糕的非行少年

不會算術也看不懂國字

不會制訂計畫也不懂設想後果

不懂何謂反省當然不會苦惱

說自己很溫柔的少年殺人犯

無法打消殺人念頭的少年

老是對幼兒下手的少年性侵犯

第3章 非行少年的共通點

非行少年的5大特徵+1

特徵1【認知功能不全】憑藉所見所聞進而推想的能力薄弱

「不認真」和「無心念書」的學童背景

缺乏想像力自然不會努力

做了壞事也無法反省

特徵2【無法控制情緒】拙於控制情緒,容易發怒

性侵的原因是紓壓

必須了解「怒意」何處來

「怒意」阻斷冷靜思考

情緒是多數行為的動機

特徵3【不知變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擅長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

執行功能缺失量表

校園裡也有許多不知變通的孩子

不知變通容易造成被害妄想

特徵4【自我評價錯誤】不了解自己的問題點,過度自信或缺乏自信

為何無法正確評價自己?

特徵5【缺乏社交技巧】拙於溝通

不想被討厭才去使壞?

另一個結果是性侵

特徵+1【動作笨拙】不會控制力道,動作不協調

大家都看得出來動作笨拙

動作笨拙的特徵與背景

第4章 無人注意的兒童

兒童發出的求救訊號

求救訊號始於小學2年級

監護人也從未察覺

社會也從未察覺

「倒數5名」的學童

無法確診病名的孩子

可能成為非行少年的孩子

無人察覺所以遭到警察逮捕

第5章 遭到遺忘的一群人

行為無人理解的一群人

過去「輕度智能障礙者」的人數比例高達14%?

成年後便遭到遺忘的一群麻煩人

與正常人難以區分

對於「輕度」的誤解

智能障礙可能是施虐的原因

本應受到保護的障礙者變成罪犯

監獄裡也有許多遭到遺忘的人

少年院裡遭到遺忘的少年

被害人成為加害人

第6章 單憑讚美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讚美教育真的能改善現況嗎?

「這個孩子缺乏自尊」的老套說法

忽略學科以外的教育

協助建立所有學習基礎的認知功能

醫療與心理學無法拯救的問題

為何不能單憑智力測驗分類?

「智力正常」所引發的新問題

學不會社交技巧的理由

司法所缺乏的要素

不適合套用歐美的做法

第7章 究竟該如何解決?──1天5分鐘就能改變日本社會

在非行少年身上學到真正的兒童教育

共通點是「發現自我」與「提升自我評價」

無心學習的非行少年180度轉變的瞬間

從「社會」「學習」「身體」3方面協助兒童

著眼於認知功能的新型治療教育

獲得學習的基礎──「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安裝心靈新煞車的方法

不會傷害兒童心靈的訓練

每天早自習花上5分鐘就好

不用花錢也做得到

腦功能與犯罪的關係

治療性侵犯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

包括受虐兒童的治療

罪犯轉變為納稅人

後記

......(更多)

读书文摘

迄今为止,我与很多失足少年进行过面谈。面对这些做出过恶性犯罪行为的孩子,就算追问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也有很多孩子说不出原因,因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要改过自新,他们必须认真面对自己的罪行,发自内心地反省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这些自我洞察必不可少,但他们原本就不具备这种能力。p8

目標が立てられない人は努力しなくなります。努力しないとどうなるでしょうか。二つ困ったことが生じます。一つは、努力しないと成功体験や達成感が得られないため、いつまでも自信が持てず、自己評価が低い状態から抜け出せないことです。もう一つは、努力しないと、“他人の努力が理解できない”ことです。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