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荒野上的大师

荒野上的大师
作者:张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07
ISBN:9787559879783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范大山流泪力推!

·

一段重建中国古史的文化苦旅,一部绵延百年的学人精神史诗

·

2022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阅读之城“2022请读书目”

2023年,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书

2024年,感动10万读者的奇迹,从库存仅500册到72小时狂销45000+册

20 25年,全文修订、全新设计,精装诚意再版!

·

——————————

·

【内容简介】

·

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它们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座高峰,也是学人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的先行者。

·

历经十年调查,作者以这四大机构的创设发展为主线,讲述考古学如何在中国诞生,重温陈寅恪、赵元任、丁文江、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一代大师如何于乱世中奔走,在荒野上开拓。

·

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从“北伐”到“中原大战”,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国家不断裂变,时代疾速转捩。乱局夹缝里,学人却默默耕耘,不懈进取。他们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人,不仅开创了学术的新纪元,更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

——————————

·

【编辑推荐】

·

️“我辈于乱世求研究,本为逆流之妄举。”

·

国土沦陷、军阀割据,伯希和盗掘敦煌、“中国文化西来说”……

“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龙山文化发现、殷墟发掘、佛光寺重见天日……

·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大发现的时代。

·

“这些学者是吃人的!”

——传言,出现在史语所迁至李庄后

抗战期间,学者们的行李少有财物,最多的是人体标本。

·

“拙稿不过七万言上下,当费纸不多也……近日纸贵。如太费钱,可作罢论。”

——陈寅恪,写在香港沦陷后

贫病交加、几近失明,陈寅恪终于向史语所的同事求援——为了誊抄《元白诗笺证稿》的稿纸。

·

“我们很愿牺牲我所一切所有,争回我们的人格,保全我们的国体。”

——翁文灏(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写在北平沦陷后

只要是尚未沦陷的省份,几乎都有中国地质学家勘探矿藏的足迹。

车祸、瘟疫、日军、土匪……许多学者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二三十岁。

·

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

·

️“他们经历的困惑,未来的世代仍要面对并做出抉择”

·

——当理想一再被现实击溃:

“殷墟第五次发掘时,蔡元培写过一幅字,请人送到安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李济把它挂在墙上,勉励同仁。纵然‘风雨如晦’,他们仍要逆流而上。”

·

——当知识似乎不能改变命运:

“战局动荡,生活艰苦,唯一吸引陈寅恪的,是卖书人在钱谦益旧园捡到的一颗红豆。他由此开始重读钱谦益的文章。

“颠沛流离的岁月,这一颗红豆,冥冥之中为多年后的《柳如是别传》埋下了伏笔。

·

——当你我试图在这个旋涡般的时代立足:

“在李庄,简陋的家里竟还有一台留声机。从史语所借来几张莎剧唱片,就能让林徽因兴奋得像个孩子,她会模仿劳伦斯·奥利弗的语调,喃喃地讲着哈姆雷特的经典念白。

“生存还是死亡,根本不是问题。梁思成与林徽因心中,其实早有答案。”

·

时代终将落幕,星河终将消逝,但有些灯火会一如既往地燃烧。

无论土壤贫瘠或富饶,即便一代又一代人灰飞烟灭。

·

️内容全文修订、版式全面升级,答谢读者厚爱

·

作者本人全文修订,精益求精

·

152*228mm大开本+大字号,更适合沉浸式阅读

·

内页升级为胶版纸,不发黄不伤眼

·

知名设计师唐旭操刀装帧!精装+烫金砂砾设计+学人肖像照片,再现历史厚重感

......(更多)

作者简介

张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原《生活月刊》主编,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2008年、2010年、2013年“亚洲卓越新闻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中华文明访谈录》《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合著)等,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和《大上海》总撰稿 ,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和“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等奖项。

最新作品《荒野上的大师》,获2022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入选阅读之城“2022年请读书目”、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

......(更多)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不可磨灭的足迹 i

前言 大发现的时代 001

地质调查所·书生担斧入山

第一章 李希霍芬的“偏见” 021

第二章 先行者 031

第三章 “难稽”的洪荒 047

第四章 生死之际 066

第五章 最后的眷顾 078

清华国学研究院·告别乌托邦

第一章 际会 083

第二章 新思潮 098

第三章 纸上与地下 109

第四章 云散 118

第五章 欲祭疑君在 132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重新发现中国

第一章 麦田里的故都 137

第二章 殊途同归 151

第三章 凿破鸿蒙 165

第四章 关山歧路 178

第五章 抉择 200

中国营造学社·被遗忘的“长征”

第一章 破译“天书” 225

第二章 河北:万里之行的序章 233

第三章 山西:木构的温床 242

第四章 何处是归程 262

第五章 李庄:沙漠中的金鱼 269

第六章 寻求新“意义” 282

结语 走出书斋以后 287

注释 301

参考书目 339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