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只能独行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8-05
ISBN:9787530218150
行业:其它
浏览数:13

内容简介

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亲自编选,收录历年散文中zui有价值的精华篇目,影响数代中国年轻人的人生智慧,尽在其中。

幸福是灵魂的事,现代人却如此不安。当人们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周国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圣经的解读、对中国人精神性的阐述、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从人生与精神、生与死、苦难与信仰、真理与理想、意志与情感等多个方面,探索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普遍困境,对于爱与恨、失败与成功、才能与人品、平庸与伪善、怀念与追求给出独到的解读。

哲学不止是慰藉,它是精神生活的支点,带给我们一种开阔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致沉沦于平庸的日常。 你不必成为哲学家,但是应该有一点哲学眼光。静下心来, 想想灵魂的事,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在繁忙中收获平静,拥有一个不焦虑的人生。

......(更多)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如何滋养灵魂》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更多)

目录

......(更多)

读书文摘

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了王位而悲哀。所以,人的悲哀也可以证明人的伟大。阴暗的角落里没有罪恶,只有疾病,罪恶也有它的骄傲。

人都有一个如影随形的朋友--蹉跎。能面对他,灵魂也总有了些许意义;能战胜它,那么你的灵魂也就站上了至高点,无所畏惧。

以心相交,一心待人。

灵魂独行总非喜,唯有齐行才有乐。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拥有共同利益就可以成为朋友,太多电视反派人物都会说这句话。显然在现实生活中“独”并不现实。因而没有孤独的人,灵魂独行只是给自己另一个放松灵魂的空间,拥有自己的精神领域。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或许以心相交时有伤心之时,只要记得不要让恐惧占有你的灵魂,总有一天信心会回家来的。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

世界上没有真正孤单的人。一个人走在荒芜的路上,也总有日月星辰陪伴左右。即使你爱的人走了,天亮了,迎接你的也有崭新的灵魂!

芸芸众生,总有一些波折需要我们面对,总有一些黑暗等我们来闯,无论何时总有需要独自面对的日子。时光不是恐惧,需要你自己来面对,时光也不是实物,不会让你看见,只会在必要时留下你需要的痕迹。

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孤独的直道总会有和另一条直道交错的时候,那就是十字路口。人生即是如此,总有柳暗花明时!

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薄,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遍体汗水和血迹的自我迎回家来。

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到 本质。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 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 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尝一下灵魂独行的滋味,是酸是甜还是苦和辣,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每一根的内心世界都有这么一扇门,需要自己和别人一起来打开,那就是信心。不单单要自己有对生活对人的对事的信心,还要他人对你的信心。

品尝灵魂独行的滋味,非苦非乐,总是似是而非,独行并不好受,只有并肩行走,走下的每一步才坚实。一步一印,人生才变得有意义。灵魂才不会觉得孤独...

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们也不能(无权)提出这种要求。但只要不放弃,相信灵魂的独行总有尽头,相信家的温暖,拥有避风的港湾,一切总还是会有的。

品尝灵魂独行的滋味在黑暗中并肩行走,灵魂不再觉得孤独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充满信心,面对未知的灵魂世界,相信自己终会遇到不让我孤独的十字路口!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每一个个体必须穷其毕生的努力,才能“重新占有”精神生活,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个性。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与别人交流,一种则是独处。前者一直被认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后者却是立足之基,孤独,是一个内心整合的过程,能让自己清醒的看世界,也能让自己理性的看自己。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