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内容简介:韩非生年不详。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曾与秦国的丞相李斯一同问学于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韩非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战乱连绵的空前动荡时期,他目睹了韩国屡次败于秦国,损兵削地,国势日衰,便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韩王均不采纳。
......(更多)
......(更多)
......(更多)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參名異事,通一同情。故目: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群臣。一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日一。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參同,上下和調也。
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务行仁义)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 ……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以其犯禁也罪之,而多其有勇也。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谬也,故法禁坏而民愈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