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民國乃敵國也

民國乃敵國也
作者:林志宏
副标题: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9-03
ISBN:9789570833904
行业:教育
浏览数:41

内容简介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更多)

作者简介

林志宏

1970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更多)

目录

緒論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前言

京津

青島

上海

廣東及港澳

其他海內外各處

小結

出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前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衣著、曆法、髮辮等認同行為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主張帝制與復辟

小結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前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其他幾種表達認同的書寫

小結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前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讀經書以明人倫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共和」之辨

小結

「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前言

亡清遺臭在人間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小結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前言

「殉清」

公共輿論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結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制和參與「滿洲國」

前言

來自赤化之憂患

國家和朝廷的兩難

鄭孝胥的轉向和建立烏托邦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小結

結論:追尋「現代」中國

清遺民基本資料表

徵引書目

圖表目次

圖1-1 梁鼎芬於崇陵種樹的照片

圖1-2 沈曾植贈予西本省三之「太平人語」題字

圖1-3 癸卯、甲辰科同人敘於香港學海書樓

圖2-1 鄭孝胥題書的「鳳祥號」大字宣傳品

圖2-2 繫有髮辮的錢振鍠為人鬻書賑災

圖2-3 《申報》刊載章梫鬻書啟事

圖2-4 康有為與家屬、親戚及門人合影

圖2-5 隆裕太后奉移時沿途觀看者之擁擠情形

圖2-6 梁鼎芬致陳寶琛手札

圖3-1 汪兆鏞致□柔仲信函

圖4-1 《孔教會雜誌》封面

圖5-1 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原稿

圖5-2 李煜瀛題「故宮博物院」之匾額

圖6-1 王國維遺囑

圖6-2 清華國學院的同學徵求輓聯哀詞信函

表6-1 《順天時報》兩篇王國維報導的比較

圖7-1 建設「王道樂土」

圖7-2 冷口長城斷面的「王道大滿洲國」字樣

圖7-3 《孔學會會刊》中填字徵答來進行教化

......(更多)

读书文摘

共和生子曰共产,共产生子曰共管。共氏三世,皆短折。共氏遂亡,皇清复昌。此图谶也。

民初時迴響尤鉅,蓋主要內容敘說北地王劉諶(?-1961)遜國之狀。

他提到“大清”,自然指業已被民國政府推翻的清室;而“長洲”更名蘇州,正是民國的命令。基於反對和敵視民國,兩地名既被替換,所以葉氏假託無法為江蘇省政府編寫方志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