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黄荭 / 唐洋洋 / 张亦舒
副标题:杜拉斯访谈录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8-05
ISBN:9787508686516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4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文学、电影、戏剧展开的访谈结集,具有不同于传记的特点。作者在书中打破了创作的孤独,与读者交流。通过阅读这部收录杜拉斯在纸媒、广播和电视上的44篇访谈,读者可以看到、听到她对1962年至1991年期间法国文学圈的真实看法,了解杜拉斯在三十年间的思想变化,领略杜拉斯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为热爱杜拉斯的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也是有关文学创作的一部箴言录。

......(更多)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二十世纪法国有影响、极富魅力的作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剧及导演。杜拉斯出生在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回到法国。殖民地的生活经历成为她的创作源泉。七十岁那年,其自传体小说《情人》荣获1984年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著作、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构成了杜拉斯美丽而传奇的一生。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

索菲·博加艾尔(Sophie Bogaert),拥有法国现代文学大学教师学衔,她为七星文库《玛格丽特·杜拉斯全集》的出版做了大量编撰工作。

译者 黄荭,杜拉斯研究专家,国际杜拉斯学会会员。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学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文学会理事,南京译协理事。著译众多,其中与杜拉斯相关的著作有《杜拉斯的小音乐》《杜拉斯和亚洲》,译著有《外面的世界II》《解读杜拉斯》《爱、谎言与写作:杜拉斯影像记》《写给杜拉斯的信》等。

唐洋洋,法语译者,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译有《萨拉热窝谋杀案》等。

张亦舒,南京大学法语系毕业,译有《镜子之后:玛丽莲·梦露》。

......(更多)

目录

版本和记录说明

1962

自由的手

1963

我讨厌标签

作家是一个发表作品的人

普鲁斯特教会我阅读

1964

消亡,劳儿的跳板

最次的职业

1965

沉默和话语一样有力

1966

不再有孤独的作家

我终于到了摄像机的后面

一位全能的作者

书在我心中酝酿

1967

让写作自行完成

为了杀死我自己

1968

一种清空的风格 .

1969

给观众看

名誉,玩完了

无知的魅惑

电影中的一块宝石

1974

人们不太清楚您是谁了

1975

导演执念

1976

自画像,我不明白

某种丰碑

露面的考验

1977

打破文本的黑夜

1979

人们不能理解她,劳儿·瓦·施泰因

1980

必要的奢侈

1982

谵妄就是写作

1983

作者之死

爱情永不枯竭的平庸

面对恐惧

1984

唯一的主题,是写作

一种默默的呼喊

记忆永在眼前

前所未有的轰动

1985

谁想装聪明谁就完蛋

神圣的篇章

没有办法、没有原则、没有道德

被信息淹没

1986

比杜拉斯还杜拉斯

1987

仿佛鲜活的诗意

1988

像我这样的丑闻

1991

死后,我仍可以写作

一次美好的旅行

唯有语言

后记 “我敢故我在”: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媒体

致谢

附录

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平和创作年表

杜拉斯作品及其改编

......(更多)

读书文摘

PH:您为什么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 MD:每次采访人们都会问我这个问题,但我从来没有找到满意的回答。每个人都会有写作的欲望,不是吗?作家与其他人的唯一区别便是前者写作,发表,而后者只会空想。从辩证的角度看,对作家唯一准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发表作品的人。但也有不少人终其一生都想创作小说,却总是止步不前。

MD:电影布局与小说布局不同,对于前者,人们是从结构的雏形出发的,而对于小说,人们是从虚空出发的。小说是即兴创作。电影无法替代文学。 JV:电影是否比文学低级? MD:是的。电影更猛烈地将我推向了文学。在电影中,人们满足了看世界的需求。文学因而变得纯粹了。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