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
作者:汤用彤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年:2006-04
ISBN:9787800408175
行业:其它
浏览数:48

内容简介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上下)自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后,至今已有在我国(包括台湾地区)各大出版社出版过十余种版本。这次出版的该书是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汤用彤全集》第一卷为底本,并附有用彤先生与胡适先生讨论佛教传人我国历史的信函。同时还收入了用彤先生研究中国佛教史的四十余本《读书杂记》和《佛教史料杂抄》中的部分资料摘抄和有关讲授“中国佛教史”的提纲等,这些都是首次与读者见面。《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共十六章,深入系统的分析了这一时期印度佛教传人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人中国的思想演变。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用彤先生这部著作对当时在中国流传的佛教思想的各种理论如般若学、涅槃学等等所作了深入的分析,为学术界十分重视。该书有关“《四十二章经》的考证”、“《太平经》与佛教”、“摄山三论宗之考证”以及佛经的翻译及其流传都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所以季羡林先生在《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的“序言”中说:“此书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然而,一直到现在,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中外学者,哪一个也不能不向这部书学习,向这一部书讨教。此书规模之恢宏,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精确,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周密,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凡此皆是有口皆碑,同声称扬的。在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上,这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将永发光芒。”贺麟先生在《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中也说:“写中国哲学史最感棘手的一段,就是魏晋以来几百年佛学在中国的发展,许多写中国哲学史的人。写到这一时期,就碰到礁石,然而这一难关却被汤用彤先生打通了。……所著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材料的丰富,方法的谨严,考证方面的新发现,义理方面的新解释,均胜过别人。”胡适先生对此书评价说:“此书甚好。锡予(按:用彤先生字锡予)与陈寅恪两君为今日治此学最勤的。锡予训练极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细密,故此书最为权感之作。”(《胡适日记》,见《胡适全集》第32卷,第609页)。

......(更多)

作者简介

汤用彤先生,(1893—1964)早年留学美国,于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哲学,并师从Lamman教授习梵文、巴利文。1922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1949年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更多)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季羡林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

伯益知有佛

周世佛法已来

孔子与佛

燕昭王

古阿育王寺

秦始皇与佛教

东方朔

张骞

休屠王金人

刘向叙列仙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永平求法之传说

求法传说之考证

第三章 《四十二章经》考证

《四十二章经》译出传说

《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

《四十二章经》之叠经改窜

《四十二章经》之性质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

开辟西域与佛教

伊存授经

鬼神方术

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桓帝并祭二氏

《太平经>与化胡说

安世高之译经

支娄迦谶之译经

笮融事佛

牟子作<理惑论)

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第五章 佛道

精灵起灭

省欲去奢

禅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佛陀祭祀

汉世僧伽

《太平经》与佛教

汉晋讲经与注经

总结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牟子《理惑论》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

支谦

康僧会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般若经》之流传

竺法护

于法兰与于道邃

竺叔兰与支孝龙

帛法祖

玄风之南渡

笃道潜

支遁

东晋诸帝与佛法

名士与佛学

第八章 释道安

高僧与名僧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竺佛图澄

道安年历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道安居襄阳

经典之整理

戒规之确立

弥勒净土之信仰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竺法雅之格义

本无宗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

支道林之即色义

子法开之识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无义

缘会宗

本末真俗与有无

总结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

罗什在长安

什公之译经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什公之著作

罗什之学

鸠摩罗什之弟子

僧肇传略

僧肇之学

义学之南趋

第十一章 释慧远

释慧远之地位

慧远年历

慧远早年

慧远东止庐山

晋末朝廷之佛教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慧远与罗什

江东禅法之流行

慧远之学

慧远与弥陀净土

慧远之念佛

余论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传来之道路

西行求法之运动

法显之行程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

南北朝之西行者

河西之传译

北凉昙无谶

南朝之译经

北朝之译经

经典与翻译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

宋初诸帝与佛法

白黑论之争

形神因果之辩论

世族与佛教

谢灵运

朝廷与佛教

诸王与佛教

齐竞陵王

夷夏之争

本末之争

范缜《神灭论》

粱武帝

郭祖深与苟济之反佛

陈代佛教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

凉州与黄龙

释玄高

太武帝毁法

昙曜复兴佛法

北魏诸帝与佛法

北朝造像

北魏寺僧数目

北朝对于僧伽之限制

东方佛法与经学

关西佛法

北朝之排佛者

北朝佛道之争

周武帝世之法难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注疏

论著

译著撰集

史地编著

目录

伪书

第十六章 竺道生

涅槃部经之翻译

涅槃大本之修改

竺道生事迹

竺道生之著作

顿悟渐悟之争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慧远、罗什与佛性义

竺道生佛性义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

顿渐分别之由来

竺道生之顿悟义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之门下

刻虬与法京禅师

第十七章 南方涅槃佛性诸说

南方涅槃佛性诸家

释法瑶

释宝亮

粱武帝

庄严开善

本有始有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成实论》之传译

《成实论》师

《成实论》之注疏

般若三论之渐兴

般若三论与玄风

周颐粱武与摄山僧

《三宗论》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

宋初南方之禅法

凉州禅法及玄高

禅窟与山居

佛陀禅师

略论北方禅法

菩提达磨

魏末至隋初北方禅之流行

梁陈南方之禅法

摄山与天台

北方禅法之影响

净土经典之传译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

延寿益算之信仰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三阶教之发生

□公与傅大士

南方之《十诵律》

菩萨戒之流行

北方《四分律》之兴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

彭城之佛学

北方涅槃之学

北方四宗

《毗昙》之翻译

《毗昙》之研究

北方之成实师

《十地经论》之传译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

真谛之年历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

《华严》之流行

附录:用彤先生有关“中国佛教史”的若干资料

增订本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尼媪出入宫禁及贵人闺闼,为刘宋政治上颇显著之事。《宋书·武二王传》,谓义宣“白皙,美须眉,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多蓄嫔媵,后房千余,尼媪数百……僧尼在宫禁妄自进言(梁永康公主、丁贵嫔从僧佑受戒,见《僧传》),在齐梁之世,亦有其事也。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