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大量视觉和印刷媒体的研究——包括科学制度化的历史叙述、技术创新的图像再现,以及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有关科技内容的描述,将中国科幻小说在清末的兴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结果。通过将这一文类的产生置于经济政治、思想和物质文化的跨国交流的背景中,作者探索了清末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与发展。这是英语世界第一本探索中国科幻小说起源的学术著作。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持续火热的当下,一定会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
......(更多)
蔼孙那檀,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副教授,执教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世界语言文化系。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科幻小说、跨国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曾在《今日中国文学与思想》《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科幻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文学和科幻小说的文章。
......(更多)
中文版序言
致谢
导言 殖民现代性和中国科幻小说
第一章文类麻烦:定义科幻小说
第二章鲁迅、科学、小说:科幻小说与文学经典
第三章吴趼人与清末科幻:贾宝玉在上海
第四章科幻为国:《月球殖民地小说》和中国科幻的诞生
第五章为科学让路:法螺先生
第六章老舍《猫城记》:一部社会科学小说?
第七章科幻的方向/科幻的衰落:中国科幻的另类历史
尾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