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评传》通过对阮籍主要哲学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的详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变轨迹,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学思想为主,崇尚礼乐刑政一体之治,后来有感于名教的堕落,遂转入庄学思想轨道。崇尚自然和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发生作用,再加上他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个焦虑苦闷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的人格。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早年有济世之志,后遭典午之变而隐身不与世事。《阮籍评传》从多角度,采用动态方法,并与有关士人相比较,对阮籍的思想、人格及生活情趣加以深入探讨,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士人的思想风貌以及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
......(更多)
......(更多)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1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与生平1
一、世儒的土族家庭2
二、青少年时期的阮籍10
三、正始时期的阮籍15
四、竹林时期的阮籍22
(一)关于“竹林”几个问题23
(一)政治上的徬徨与矛盾30
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47
一、玄学思想的基本特征49
二、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56
(一)《乐论》和《通易论》56
(二)《通老论》62
(三)《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64
三、阮籍思想之分期65
(一)从魏晋之际的政治形势看阮籍思想之分期65
(二)从阮籍自述看其思想之分期65
(三)从阮籍著作的撰作时间看其思想之分期66
第三章 早期哲学:一个理想的客观世界78
一、曹魏名法之治与阮籍的儒学思想79
二、《乐论》——“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整体观88
(一)乐与天地同象的和谐本质90
(二)乐之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93
(三)“至乐无欲”的玄学倾向100
三、《通易论》——易与天地同道的整体观102
(一)“整体性”:“万物莫不一”的整体结构104
(二)“自发性”:变易不息的整体过程109
(三)“协调与协和”:天人同和的整体本质及目标114
四、《乐论》、《通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矛盾119
第四章 后斯哲学: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124
一、阮籍由儒而庄的思想演变124
二、阮籍天人之学新义133
三《达庄论》——以齐物为旨的“万物一体”观念141
四、《大人先生传》——“大人先生”式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155
五、阮籍玄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理论矛盾169
第五章 《咏怀诗》:一个矛盾的情感世界180
一、双重的时代音调——“忧生”与“刺讥”182
二、苦闷的象征——神仙与隐逸190
三、《咏怀诗》的思想价值201
第六章 阮籍的双重人格206
一、阮籍人格的裂变207
(一)名士与阮籍的人格结构207
(二)阮籍人格的裂变机制与原因214
二、阮籍人格的特征与表现220
(一)超世与入世222
(二)至慎与疾恶227
(三)崇礼与毁礼230
三、心灵的失衡与弥合途径236
第七章 阮籍与竹林七贤:思想和人格的比较245
一、阮籍与山涛246
二、阮籍与刘伶、阮咸251
三、阮籍与向秀、王戎258
(一)阮籍与向秀258
(二)阮籍与王戎275
四、阮籍与嵇康279
(一)理论形态与思想旨趣之异同280
(二)自然与名教282
(三)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287
(四)人格结构的异同293
五、几点反思299
第八章 阮籍的历史影响与评价303
一、阮籍的历史影响304
二、历代对阮籍的评价314
(一)阮籍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314
(二)历代对阮籍思想与生活态度的评价318
(三)历代对阮籍思想与生活态度在社会政治价值方面的评价325
三、对阮籍应作如何的评价330
(一)畅一代庄学之风330
(二)玄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333
(三)思想解放的作用336
附录341
一、晋书阮籍传341
二、阮籍年表344
索引355
一、人名索引355
二、文献索引364
三、词语索引371
参考书目378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