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十三年,浙江省德清縣東面城牆的水門與城牆坍塌了,阮知縣僱用了一位名叫吳東明的石匠,吳石匠和它的班子開始了打木樁入河的繁重工作‧‧‧‧‧
據他們說,石匠們需要將活人姓名寫在紙片上,貼在木樁,這樣會給大錘的撞繫添加某種精神的力量,人們稱之為「叫魂」。凡是因此而被竊去精氣的人,不是生病,便是死去。
一七六八年,中國悲劇性近代的前夕。
某種帶有預示性質的驚顫蔓延於中國社會:一個幽靈!一種名為「叫魂」的妖術!在華夏大地上盤桓。據說,術士們如果對受害者的名字、毛髮或衣物作法,便可使他發病,甚至死去,並偷取他的靈魂精氣,使之為自己服務。這樣的歇斯底里,影響到了十二個大省份的社會生活,從農夫的茅舍到帝王的宮邸均受波及。
這是一個看來正值盛世的時代。但它的種種狀況,是否已在黑色妖術的掩飾下,發出了非如此便不能為人感知的未來警告?時處十八世紀,倚仗武力而來西方人未出現,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否已在為中國近代社會創造著條件?
......(更多)
孔飞力(英文名:Philip Alden Kuhn,1933年9月9日-2016年2月15日),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 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本书(1990)为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2002)和《海外中国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更多)
......(更多)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