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凤凰枝文丛之一,系季羡林先生弟子、著名历史语言学家、梵语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老师的随笔集。内容分为“师友杂记”“四海壮游”“学林探胜”“随笔序评”四部分,主要记述了作者在学界的师友往来、在宇内的奇绝壮游、对于学术前沿问题的独得之见以及人生中的随感与思考等内容。以条分缕析的文字对学术研究抽丝剥茧,以充满感情的文笔将生活点滴娓娓道来。读之不仅可以对西域古代文字研究、印度学研究、佛典研究、丝路文献研究等学术领域的动态形成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学者孜孜不倦的学术品格亦多有高山仰止之慨。
......(更多)
段晴,历史语言学家、梵语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博雅讲席教授。曾师从著名教授季羡林、蒋忠新学习梵语以及印度历史文化,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11月赴德国留学,师从国际著名伊朗学教授Ronald. E. Emmerick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获得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学位。1987 年回到北大任教。主要承担课程有基础梵语、印度传统梵语文法、中古伊朗语、梵汉佛经对比研究、中亚古代语言等。承担项目有“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等。主要译、著有《波你尼语法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中西书局,2012年)、《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中西书局,201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梵文、佉卢文卷)》(中西书局,2013年)、《于阗·佛教·古卷》(中西书局,2013 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中西书局,2015年)、《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中西书局,2016年)、《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西书局,2019年)、《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等。
......(更多)
永远陪着我
【师友杂记】
德国的印度学之初与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底蕴
季教授和他的第二故乡——随季羡林先生访德散记
写在《季羡林文集》出版之际
脑海深处的记忆
印度文化的知音——记金克木先生
威教授印象
怀念那些餐厅里消失了的身影
记我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们
【四海壮游】
重返德国
在印度的一次旅行
翠翠的今生
陌生的友邻
石头记
土、水
导游、地毯与民间交流
修路与博物馆
【学林探胜】
西域的胡语文书
于阗文的蚕字、茧字、丝字
丝路之畔的赫尔墨斯
于阗语《罗摩衍那》的故事
面如满月——浅谈中印审美观的差异
印度人的自然观初探
探径于《长部》
波斯帝国的历史传说
西方鬼的故事:晚皮尔的传说
【岁月随笔】
迎接挑战
素材是人文科学的基础——从一件叙利亚语文书谈起
大秦寺的守望者
桑
秀与秀不得
老、真正的朋友
亲情
再谈概念与价值观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