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究竟从何而来?
日本国宝级染织家志村福美,长年来坚持以“草木染”的天然方式为丝线染色,以求让色彩最大程度保持鲜活的自然生命力,她精美的和服作品皆为草木染丝线织就。
本书为志村福美在长销三十余年的散文《一色一生》之后推出的集中描绘色彩世界的散文合集,摄影师井上隆雄为优美的文字配以65幅精美的胶片摄影。两者相应成趣,以直观的方式描绘出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色彩怎样降生、附着于人造之物。这一过程伴随着挫败、惊喜、痛苦与欣悦,天空、湖水、青草、红花等等世间万物经由艺术家的执着与果敢变为靛蓝、水葱、白绿、赤红这些人间之色,是谓“奏响色彩”。
【编辑推荐】:★日本政府授予她文化勋章(国家最高荣誉)和文化功劳者称号;NHK为其拍摄纪录片;各大顶级美术馆收藏竞相收藏她的作品;日本国民则将她誉为“色彩与光的诗人”
★继畅销三十余年的半自传随笔《一色一生》后,通过艺术家的色彩笔记,在远离自然的楼宇,重新相信人类作为生物与自然亲近的可能
★色彩联通着一片土地的风貌,一个民族的美之意识,透过色彩窥见东瀛岛国的丰富文化
★六十五幅胶片摄影直观还原色彩从自然降生人间的奇迹
【媒体评论】:
优雅而微妙的配色里,贯通着一颗对自然谦逊而坦诚的心。
——川端康成
虽说“花朵的生命短暂”,但倘若植物能经志村福美的手而获得永生,那便是无上的幸福。而这,便是其织物的秘密。
志村福美的织物之美,不单纯出自高超的技巧,它们深刻联结着日本古典文化,深受其影响。
——白洲正子(散文家,读卖文学赏获奖作家)
欣赏志村福美的作品,能感受到她的心与作品紧紧相连。她的织物与自然共生,是人从自然中借来生命,在生活中将这份喜悦升华的呈现。她的工作,正是对自然的理解、敬意与对话之下诞生的。
——皆川明(著名服装设计师)
染线、织作是沉默中的工作,而写作则相反。在志村福美这里,两者却自然成立,毫无冲突。
对我来说,志村福美是能“自由地向着对岸”的人,她的活法我只能憧憬,绝不是想模仿就能实现的。
——糸井重里(出版人、作家、hobo手账创始人)
现代人已与“细腻的体验”渐行渐远。我们从志村福美的作品中,不禁感受到了自身这种体验的丧失
——高桥义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志村福美是“色彩”与“织造”的诗人。——高阶秀尔(艺术史学者)
......(更多)
志村福美,1924 年生于日本滋贺县。日本染织大师,随笔家。以使用草木染的线编织的紬丝织物而闻名。作为日本国宝级的染织艺术家,今年96岁高龄的志村福美,是目前在世的唯一一位与柳宗悦、河井宽次郎等民艺运动家有过密切交往的大师,见证过一个辉煌的手工艺时代。
由柳宗悦指路,被川端康成、白洲正子、皆川明、糸井重里、大冈信赞誉;
59岁获第一届京都府文化功劳奖,62岁同年获颁紫绶褒章;
66岁获得“人间国宝”称号,69岁被评为“文化功劳者”;
90岁获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
91岁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NHK电视台专门为其拍摄纪录片;
各大顶级美术馆收藏竞相收藏她的作品;
......(更多)
译者序
草木的生命
领受色彩
樱之气韵
树干之滴露
野草的音色
伊吹的青茅
栀子之黄
蓝的一生
关于绿
织机的道理
色彩的旋律
珍珠母色的光辉
蚕,天虫
生丝
素之美
关于媒染
光之旅
灰色的世界
裂筥拾 遗
湖北残雪
路标
雪——奥羽——镇魂之色
藤原之樱
“运、根、钝”
绸与絣
四十八茶百鼠
繧繝晕染
紫之缘
祇园之色
三段围裙
和服与腰带
小物之美
和服的未来
与苏芳相处的半生
后记·是工作在工作
寄语·与自然的交感
......(更多)
将这些野菜染成的丝线摆在 一起,原野的色调自然地浮 于眼前。薄紫中摇曳着茶色与鼠色 的降调,那是老鹳草;薄 绿中泛出淡淡黄色的,是紫云英; 带有一丝青调的优雅鼠色 则为魁蒿。我想把这份优雅织一线入条纹,又跑去田里摘下魁蒿,煮来染色。如此丰收,唯有 春天才能成就,不由感荷 于季节的流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