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一场资本与形式的狂欢,却似乎也褪不去精神贫血的灰色底调,本书围绕着这一外在环境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双重变奏,系统梳理了这十年的艺术创作和事件,介绍了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艺术家,并附高清作品图片近两百张,构建了一幅全面、深入的现世艺术景象。
本书介绍了数百位优秀当代艺术家,收录了近三百张由艺术家本人提供的高清作品图片,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行为等各种艺术门类,全面记录了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全书四色印刷、锁线精装,陆智昌操刀设计,是记录当代艺术乃至当代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和权威文本,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最值得珍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
2011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获奖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奖由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客先生于1997年创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专门授予那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优异才华的中国艺术家及艺术评论人,以表彰他们杰出的创作和评论。本书作者朱朱凭借《灰色的狂欢节》提案或2011年的评论奖,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搜集和艰苦写作,本书终告完成,并获得了乌利•希克先生极高的评价:“这本书充分佐证了设立CCAA评论家奖的原因:中国艺术虽呈现一派富有生气的景象,但仍极度缺乏如此类型的独立艺术评论。”
......(更多)
朱朱,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出生于1969年9月。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1994年),《枯草上的盐》(2000年),《青烟》(2004年,法文版,译者Chantal Chen—Andro),《皮箱》(2005年),《故事》(2011年);散文集《晕眩》(2000年),艺术随笔集《空城记》(2005年),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2010年增补版《一幅画的诞生》)等。
......(更多)
但是,声称在目前的中国已经不需要艺术对于政治作出反应,也会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们的体制未获根本改变,只是我们所面对的意识形态变得隐形、变得更为狡黠了,它赋予了自身以巨大的弹性,如同一面透明的、并且被远推至日常生活尽头的墙,往往又在须臾之间显露出它真实的面目,足以令人感受到它一如既往的高压。
就像美国文学评论家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曾经以“在见证的迫切性与 愉悦的迫切性之间徘徊”来评价某种写作的形态,我们的艺术家也总是徘徊于这双重的迫切性之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