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科学史上,爱德华·威尔逊(1929—2021)是颇具开创性和影响力的一位生物学家,被誉为“达尔文的继承者”。他自小便深深迷恋大自然,热衷于田野工作,在七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硕果累累。他是世界顶级科学家,从研究蚂蚁这种社会性昆虫开始,逐渐将脊椎动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纳入视野,创立了社会生物学这一新学科;同时,他也是普利策奖得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家,为拯救“半个地球”的荒野和创建“生命百科全书”而奔走。
普利策奖得主、杰出的科学史研究者理查德·罗兹,通过直接访谈和文献研究,精彩讲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也为人类应如何看待自然和生命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范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对威尔逊而言,回顾他的一生,7岁时的这些经历说明了“博物学家是如何被造就的”。如果说他之前不理解,那么在军校的这六个月则教会了他一个道理——抱怨是徒劳的,只有征服才值得称道。他写道:“造就一个博物学家的关键,是在关键时刻的亲身经验,而不是系统的知识。最好在一段时间内做个没受过教育的野人,不知晓事物的命名或解剖学细节。最好花相当长的时间只是去探索和做梦。”
威尔逊解释说,“反智”这个克兰用来定义他的概念,“体现了潜意识和条件反射对人类思维的巨大影响,以及道德行为的巨大惯性。他不相信人类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被理性主义的计刘所改变,他是知识分子中的保守派,有的人可能还认为他有点‘反动'(reactionar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