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现代巴勒斯坦史

现代巴勒斯坦史
作者:(以) 佩普
译者:王健 / 秦颖 / 罗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5
ISBN:9787208091849
行业:其它
浏览数:9

内容简介

《现代巴勒斯坦史(第2版)》试图通过历史研究阐释巴以冲突的实质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某种出路。特别希望我选择的叙事方式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因为据我所知,中国历史及史料中一直非常关注并认同民众在历史中的力量和作用。我希望从民众的角度而不是常见的政治家及军方角度呈现历史叙事,这将会使巴勒斯坦这片土地的历史更加真实易懂。

......(更多)

作者简介

......(更多)

目录

艾兰·佩普与以色列“新历史学家”学派(译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导论:现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新视角

现代巴勒斯坦的出现——通行版本

解构现代巴勒斯坦的出现

撰写一块土地两个民族的历史

第一章 世纪末(1856—1900):社会宁静与政治动荡

乡村地貌及其人民

巴勒斯坦城市和社会

没有政治的社会

当地经济的全球化

19世纪80年代“现代巴勒斯坦”的政治经济

侵袭市民社会:现代奥斯曼国家的构建(1870—1900)

一个时代的结束:乡村首领和巴勒斯坦城市贵族

新开端、新影响

锡安主义推动力

新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殖民者和投机者

第二章 暴政与战争之间(1900 1918)

阿卜杜尔·哈米德统治末期的巴勒斯坦(1900—1908)

锡安主义的到来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后的巴勒斯坦(1908—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巴勒斯坦

第三章 委任统治政权:殖民主义、民族化与共存

艾伦比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城市的民族化(1918—1920)

“南叙利亚”的终结

委任统治早期(1920—1929)

政治与社会相遇:1929年分水岭

锡安主义飞地的建设(1929—1936)

巴勒斯坦乡村的贫穷化(1929—1936)

领导层和民族主义问题(1930—1936)

1936年起义

1939年白皮书

遭遇民族主义:共存的迫切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巴勒斯坦

第四章 浩劫与独立之间:1948年战争

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工作时期

巴勒斯坦的种族清洗(1948年3月一5月)

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949年1月)

巴勒斯坦的种族清洗(1948年5月—1949年1月)

第五章 分治时代(1948—1967)

混乱与强占

不同回应:游击战士、与世隔绝、甘被吸纳

苏伊士运河战争

政治的彻底变革:抵抗运动制度化

虚妄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1968)

抑制以色列政治:国家制度化

“阿拉伯主义”在以色列社会的边缘化

处于不定状态:贝都因人和德鲁兹人

第六章 大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高政治之兴衰(1967—1987)

1967年6月战争

为生存而战:1967年战争后的巴勒斯坦难民

人民起义、游击战争与恐怖主义(1968—1972)

占领(1967—1982)

定居点与以色列的内部争论(1967—1973)

占领中求生存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战争与和平(1973—1977)

边界问题:“约旦选择”方案和“大以色列”方案

米兹腊希犹太人革命

贝京改革

游走于议程之间:巴勒斯坦政治(1967—1987)

黎巴嫩战争及其后果(1982—1987)

内部裂痕:以色列社会的两极化

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1967—1987)

大起义之路

第七章 大起义及其政治后果(1987—1996)

性别与阶层

奥斯陆和平进程之后

在政治的阴影里:宗教、民族主义及多元文化主义

第八章 后锡安主义的繁荣时代

学术之争——后锡安主义学者

政治背景

学术背景

其他历史时期的去锡安化

后锡安主义诗歌、流行音乐和文学

后锡安主义戏剧和电影

后锡安主义传媒

第九章 自杀之路:奥斯陆协议寿终正寝与毁灭之路

第二次大起义

孤注一掷的殉道倾向

后锡安主义的灭亡

后记后阿拉法特及新沙龙时代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人名表

词汇表

......(更多)

读书文摘

例如,我不同意他将锡安主义看作是一场殖民主义运动,而更多地将锡安主义视为特殊的民族主义运动。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个没有国土家园的复兴运动,必然要获取土地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由于它长期处在反犹运动和其他敌对势力的包围残之下,因此对自身的安全具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意识,常会不由自主地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去打击对自生的威胁。

养家糊口、安土重迁或在异地他乡努力开创新生活都可能被描述成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但是对于多数民众来说,这些不过是求生立命而已。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