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道教史

道教史
作者:[日] 窪德忠
译者:萧坤华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1987-07
ISBN:9787532709878
行业:其它
浏览数:11

内容简介

窪德忠教授在他独特的道教研究基础上吸收各家之说,编写了这一本《道教史》。这本道教史收在山川出版社《世界宗教史丛书》中,并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书末附有道教史年表。

......(更多)

作者简介

洼德忠 (1913-),193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曾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后任驹泽大学教授,在他的已经七次印刷的《庚申信仰》一书中就“守庚申”的民俗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比较研究,指出流传在冲绳、朝鲜南部和日本本土的“守庚申”风俗起源于中国的道教。洼德忠对于冲绳的神主牌位、丧祀、探病、婚姻等民俗的研究,指出冲绳民俗也来源于中国大陆,只是有了变化。这些论著不仅从民俗学角度深入研究了道教,而且对道教以及中国民俗在东北亚、东南亚传播的研究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更多)

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的话

▶序章 中国人与道教

▸一、中国人及其对道教的信仰

信仰虔诚的中国人

曾国藩和孙文

目前台湾和香港的信仰

知晓神意的方法

众多之神

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二、道教的构成及其特征

日本人对道教的认识

对道教认识肤浅的原因

道教的组织和形态

道教的教育和修业

道教的方术

道教的养生术之一

道教的养生术之二

道教的伦理思想

正规道教和民众道教

正规道教的定义

▶第一章 道教前史

▸一、道家和道家思想

殷代的诸神和信仰

周代的诸神和信仰

道家的出现

老子传

《道德经》的特点和形成

《道德经》的内容

庄周及其主张

《庄子》中的养生说

▸二、阴阳五行说和神仙思想

阴和阳的词义

阴阳说的起源和发展

五行说的起源和发展

相胜说和相生说

对神仙的憧憬

神仙说的起源

神仙的特性

秦始皇和神仙思想

▶第二章 道教式宗教集团的形成

▸一、汉代思想和佛教的传入

前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汉代的思想和信仰

道家和黄老学

神仙思想和武帝

佛教的传入

▸二、老子和释迦——化胡说的形成

王莽的出现和汉室再兴

谶纬说

后汉时代的神仙说

佛教的传播

对佛教的理解及其背景

化胡说的形成及其作者

▸三、道教教团的萌芽——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太平道的出现

干吉及其事迹

张角及其教义

黄巾之乱

张陵及其事迹

五斗米道的发展

五斗米道的确立

▶第三章 道教教团的确立和神仙思想

▸一、天师道的发展

从三国时代到南北朝

清谈和格义佛教

三国时代的信仰

城隍神和土地神

晋代的五斗米道

孙恩、卢循的叛乱

▸二、集神仙思想之大成

葛洪的仙学系统之一

葛洪的仙学系统之二葛洪传

《抱朴子》的内容和特点

老君与三尸

道教与《抱朴子》

魏伯阳与事家道

▸三、新天师道的建立

南北朝时代

寇谦之和成公兴

修行完成

新天师道的完成

道教的国教化

宣武帝和神仙思想

▸四、佛教和道教

三国以后的佛教

太武帝镇压佛教事件

镇压的黑幕

北周武帝镇压佛教事件

佛教方面记载的废佛事件

通道观的设置

▸五、上清派的出现

魏华存和杨羲

陆修静及其事迹

初期上清派的内容

陶弘景和昙鸾

上清派之成熟

▶第四章 道教团体的发展

▸一、道教礼仪的制度化

隋朝和唐代

隋朝与道教

隋朝道教的特点

诸神和经典

法箓和洁斋的方法

▸二、唐代的道教信仰

老子乃朕之始祖

唐王朝的建立与道教

羊角山神仙的启示

高祖和太宗

唐室保护道教

玄宗的信仰

武宗醉心于道教

唐代道教的内容和特点

佛教与道教的关系

武宗镇压佛教事件

▸三、集道教礼仪之大成

五代和宋之大势

五代道教的特点和内容

道教与王朝的关系

五代的道士们

后周世宗镇压佛教事件

▸四、天书下降

宋代的宗教界

宋太祖与道教

翊圣保德

真君下凡

剑法和坛

宋代斋的种类

天书事件

赵氏始祖下凡

《道藏》的形成

▸五、风流天子与道教 201

发售度牒 徽宗与道教

林灵素的出现

徽宗形式上的废佛

▶第五章 道教的新发展与旧道教

▸一、征服王朝的出现

南宋、金、元

金初的华北地区

人民的苦难

▸二、太一教和真大道教

太一教的成立

金的太一教

太一教与元室的关系

真大道教祖师的经历

信徒的戒规及其内容

金的真大道教

元代的真大道教

▸三、全真教

祖师的生涯

全真教的特点和内容

金和全真教

金发售度牒

丘长春的动向

开凿石窟和编辑《道藏》

李志常与佛道论争

北宗和南宗

▸四、天师道和上清派

南宋的道教

南宋时代的天师道

元代的正一教 南宋、元代的上清派

▶第六章 教团道教的停滞和民众信仰

▸一、教团道教的统一管理

从明到清

明代对道教的统一管理

规劝出家人与卖牒

明室和正一教

世宗与道教

编辑《道藏》

净明道的成立

明代的净明道及其内容

武当道

清代的道教

▸二、劝善书的流行

《太上感应篇》的出现

《太上感应篇》的内容

《功过格》及其内容

▸三、民间信仰

受人崇拜的诸神

城隍神

土地神和后土神

灶神

祭祀灶神

手工业行会的诸神

▸四、近现代道教

清代的灭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党的宗教政策

我所看到的道教和道观

白云观道士的生活

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新中国与道教

台湾的道教

▸五、东亚各国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吗

朝鲜半岛的道教信仰

三尸说及其信仰

李朝的三尸信仰

日本人与道教

▶道教史年表

......(更多)

读书文摘

道教是一种自然宗教,它以古代民间信仰为基础,以神仙说为中心,加之道家、易、阴阳、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借鉴佛教的组织和形态,以长生不老之现实利益为主要目的,具有浓厚的咒术宗教倾向。

虽说世界很大,但是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并有这种善行指导书的国家,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别的国家了,因此应当说《功过格》的确是一本异乎寻常的书。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