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8年9月,中国第一批“00后”大学生乘坐列车驶往未知的大学,蝴蝶开始扇动翅膀,试看前方掀开怎样明亮的风景……饱含激情与热泪,心怀平静与坚定,这是在阅读中沉思的少年,这是在迷惘中求索的青春。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一个普通大学的班级师生共同撰写班级四年的历史,发凡起例,创立“班志”“师说”“学记”“杂志”“书目”五个乐章,秉笔直书,忠实记载疫情前后的时代记忆和高校生活。
很多人在宣泄教育焦虑,哀叹高校精神危机,本书则尝试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致力于破解教育焦虑,点燃人文理想。
一部记录当代高校师生求索的心灵史,一部拥抱新文科阅读共成长的青春志,一部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参考书。
这里有你,有我。通过这部《班史》:中学生可以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可以审视现在的大学生活;毕业生可以重温过去的大学生活;教师们可以指导日常的教学生活。
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班级的日常生活史,虽然稚嫩,却用心良苦,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班级生态、跨学科阅读、历史精神对激励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作用。
【序跋节选】
眼前的这部《班史》,属于自我陈述的精彩案例,可当“教育小说”或“成长小说”阅读,有心人不难借此窥见年轻一代的心灵历史以及成长印记。更何况,谈论中国教育,普通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阅读、思考、困惑与奋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值得你我关心与注目。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
就叙事结构来说,本书有两次峰回路转的“宕笔”,就像一条小溪流出峡谷后,逐渐水流平阔,两岸烂漫。一是由于大一暑假《石榴花》杂志和石榴花读书堂的创立,班级成长逐渐与学校、社会关联起来。二是由于大二寒假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班级成长逐渐与时代、世界关联起来。因此,本书不仅是一部心灵史、青春志,还是一部时代史、疫情记。
——黄修志(鲁东大学文学院)
本书众多师生作者作为凝视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何凝视、凝视何物以及如何凝视等问题。它或许琐碎稚嫩,却通过展示普通书写者的求学历程与心路笔迹,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对话”的样本范式。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师生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将延续进今后的生命中,在美满或困顿时刻,继续保持对世界的追问。
——路棣(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更多)
黄修志,男,1987年生,山东东平人,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人员。先后获聊城大学教育学学士、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明清东亚史、古典文献学、语文教育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特别资助,获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在《世界历史》《复旦学报》《史学月刊》《史林》《光明日报》《读书》《历史与现实》等CSSCI、K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焦虑的王权:朝鲜王朝“小中华”思想与历史书写实践》《天涯夜雨》《梦入少年丛》《京华望北斗》等著作。
石榴花:鲁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1班全体42名本科生,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是本书各篇“班志”的撰写者,也是鲁东大学石榴花读书堂和《石榴花》杂志的主创者。
......(更多)
序(陈平原)
【班志】
你的九月如此缤纷
十月羌笛送秋光
一起奔向更好的远方
天欲雪,饮一杯?
花儿朵朵飞故乡
辞岁烟花,春日芳华
浅绿嫩黄初绽春
人间草木四月天
五月榴花照眼明
我们都是好孩子
时光中的后继者
半江瑟瑟半江红
金秋石榴果,落叶满霜天
莫道人间秋已尽
冬雪有梦初长成
仰望最亮星火,穿越生命之河
风月同天共战“疫”
春天和希望一起苏醒
因为我们在一起
夏木秀繁盼归期
燃烧,绵延,向远方
只因山就在那儿
归来少年,好久不见
你当乘着风去追云
冬日可爱,你也可爱
凛冬已至,就此别过
冲天在哪里?
春风引
单枪匹马的实习
乘流而上,欢喜人间
枝夏、榴花、星辰、锋芒
时间的神灵
河川流向八方
梦在日落山海时
叶落如海,年轻人升起来
决定灿烂时,山海无遮拦
沿着暖流,走向海
无题
春晖渐,这个世界会好吗?
闲潭花开花落,少年云卷云舒
寻找一颗星,人生海海有浮沉
芳菲未尽
密涅瓦的猫头鹰
【师说】
史学之光,梦想之路
历史精神,春秋担当
奔腾似海,璀璨如光
策马扬鞭,仗剑天涯
青春如歌,梦想即我
飞雪试刃,落子无悔
满月弓弦,相约万年
【学记】
大一上学期
大一下学期
大二上学期
大二下学期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大四上学期
大四下学期
【杂志】
《石榴花》2019年秋之卷
《石榴花》2020年春之卷
《石榴花》2020年夏之卷
《石榴花》2020年秋之卷
《石榴花》2020年冬之卷
《石榴花》2021年春之卷
《石榴花》2021年夏之卷
《石榴花》2021年秋之卷
《石榴花》2021年冬之卷
《石榴花》2022年春之卷
《石榴花》2022年夏之卷
【书目】
大一之秋
大一之冬
大一之春
大一之夏
大二之秋
大二之冬
大二之春
大二之夏
大三之秋
大三之冬
大三之春
大三之夏
大四之秋
大四之冬
大四之春
大四之夏
跋一(路棣)
跋二(黄修志)
......(更多)
“谁都没有错啊。我也不该怪我的父亲,我只希望他们不要再和其他人谈论我了,我不需要也不希望。就像青春期的暗恋一样,你怀着忐忑和细微的希冀将这份无法宣之于口的波澜告诉给了最信任的小伙伴,而她转身在闲聊之中将其公之于众。你并没有跟她说不要告诉别人,你也以为这是你们之间约定俗成的秘密。”
想想四年中,有多少人何尝不是这样,有多少埋在心底的忧愁或情谊都没有说。那些不说的,沉默的回答、相望的眼神、微笑的挥手、写好后准备发送却又删掉的微信,反而是最迷人的。正如秘若琳在五月班志里所说:“直到那天我才发现,我们走过同样的路,经历了同样的雷霆雨露,我们并非孑然一人,而是以一种静默玄妙的方式在各自的书桌前彼此陪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