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是张大可教授历时数十年对《资治通鉴》进行全本注释的成果。《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修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张大可教授的新注吸收元刊胡三省注本的优秀内容,融合现代研究观点,除传统字音、字义、人物、地理、职官、历史掌故诸项注释外,还结合多种史书,以便全方位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增设文前导读、大事提要、段意概括、点评等,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具有时代性、学术性、创造性、工具性等显著特点。简体横排符合现代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难度,意在使更多的人能够读原文,识全貌,深入《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体系及思想,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千年文明史。
......(更多)
张大可,1940年12月7日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历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社会兼职中国国家图书馆客座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 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与秦汉三国史方向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主要著作有《史记研究》《史记新注》《史记文献研究》《史记论赞辑释》《史记精言妙语》《司马迁评传》《三国史研究》《三国史》《三国十二帝》等。主编高校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记教程》等。整理注释《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文集》1—10卷。共中有六部学术专著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
......(更多)
第一册 卷一至卷二二(周纪一至汉纪十四)
第二册 卷二三至卷四五(汉纪十五至汉纪三十七)
第三册 卷四六至卷六八(汉纪三十八至汉纪六十)
第四册 卷六九至卷八七(魏纪一至晋纪九)
第五册 卷八八至卷一〇四(晋纪十至晋纪二十六)
第六册 卷一〇五至卷一二二(晋纪二十七至宋纪四)
第七册 卷一二三至卷一四〇(宋纪五至齐纪六)
第八册 卷一四一至卷一六二(齐纪七至梁纪十八)
第九册 卷一六三至卷一八八(梁纪十九至唐纪四)
第十册 卷一八九至卷二〇九(唐纪五至唐纪二十五)
第十一册 卷二一〇至卷二三一(唐纪二十六至唐纪四十七)
第十二册 卷二三二至卷二五四(唐纪四十八至唐纪七十)
第十三册 卷二五五至卷二七七(唐纪七十一至后唐纪六)
第十四册 卷二七八至卷二九四及附录(后唐纪七至后周纪五及附录)
......(更多)
项王暗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