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看不见水的鱼

看不见水的鱼
作者:刘琪
副标题:日常生活的人类学瞬间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5-05
ISBN:9787532192717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见水吗?我们可以如何感知身处的水域?忙碌于现实生活的同时,能否又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此,刘琪既是抛出路径的写作者,也是如此生活的亲历者。

--

王铭铭、项飙、陈映芳、刘擎 联袂推荐

游向他人,回望自身,重新打开日常生活!

一本有关人类学,或又无关人类学的轻快读物——

这本小书在经典民族志、当代社会常景、个人田野工作及生活经历之间,不断铺设着供人往返的小径。遥远的异域未必难以理解,习以为常的认知随时面临质疑。

本书自然是关于人类学的,文化、婚姻、礼物、巫术、边界、象征、饮食、狂欢、洁净、人工智能,无一不是经久不衰的人类学议题。

但写作褪去了学科意味,鲜见概念、理论、学术史,以信手拈来的故事、时机恰当的提问、朴素真诚的建议,发出人类学的邀请,提供发现与感知生活的不同视角。

--

【编辑推荐】

☆ 一本巧妙展现人类学思维的讲故事的书——

特罗布里恩岛人把同一样东西送来送去,阿赞德人用毒药神谕结案,教堂与葡萄酒背后的茨中村,把瀑布搬到办公室以补全五行的老板,从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到“618”消费狂欢,玛德琳小蛋糕般的成都肥肠粉……

☆ 定会让人在共鸣瞬间会心一笑——

在文化背景、话题选择、细节探微、语言表达上独具亲切感,与人们日常正在经历的生活、正处其间的社会高度相关,恰到好处的距离足够让人再次确认,抑或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

☆ 自如切换身份的讲故事的人——

是田野经历丰富的人类学者,也是高校教师、大城市学龄儿童母亲,还是足球迷、麻辣兔头爱好者……一场场轻松、开放的聊天将连缀发生。

--

【专家推荐】

在这本行文轻快的书里,刘琪把田野经历的叙述和经典文本的解读融通起来,建立了人类学和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提出了“把生活当作田野”的号召。我认为她的人类学思路相当有启发,可谓是对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平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铭铭)

·

刘琪娓娓道来,用不断提问的方式,在经典的人类学观点和当代人的生活境遇之间穿梭。这本书给经典理论赋予新的生命力,也让读者从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生活。这是产生新的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项飙)

·

以文学而智性的语言,让我们可以通过他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了解人类学学科魅力的同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学的元概念体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映芳)

......(更多)

作者简介

刘琪,1983年生于四川成都,2001年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本科,2010年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得到app“人类学二十讲”主理人。

......(更多)

目录

导言:认识自己

一、 文化

有多少“与生俱来”?

鱼如何看见水

扭转等级之说

大胆热爱,小心实践

社会性,亦是天性

二、婚姻

米德与性别气质

滞后的性别观念

婚姻-家庭联盟

现代婚姻能否兼容爱情神话?

现代人的亲密困局

未来的婚姻与家庭?

三、礼物

莫斯与忙碌的特罗布里恩岛人

工具计算还是情感表达?

礼物的乌托邦可能

交换是美与善的期待

四、巫术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进步”论调下的巫术

原始人的理性,现代人的迷信

风险社会,慰藉在哪里?

重返万物有灵

五、边界

边界如何生成?

我是谁?

族群的多重维度

六、象征

国旗还是布?

唤醒身体和情感

神话、斗鸡和足球

社会万“象”

七、饮食

先想,后吃

制造饮食偏好

We are what we eat

汉堡统治世界?

八、狂欢

过渡仪式:成年、就任

阈限:身份转换之痛

交融:作为整体的个体

小狂欢:选择你的出口

生死换位:从万圣节到圣诞节

九、洁净

卫生学之外的洁净

分类秩序中的异常

污化、净化和替罪羊

与不洁净共存

十、 人工智能

新品种的人类

被困住的人类

计算机会思考

社会性,亦是人性的回归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