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原理》出版于1947年,这本著作对众多艺术史学者均有有很大的启发。本书试图阐明中国的文化特征,并分析它们在绘画本质原理中的表现。将风格与中国画的笔性进行融会,旨在总结出中国画的原理。是书共分两个部分:主题及其阐释与风格。其中具体研究“精神与物质”“天与地”“神与人”“道与儒”“情绪与情感”“人与自然”“传统与创新”“理想主义与自然主义”等等问题。
本书初版仅以罗丽为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征集明慕理藏中国画为插图;本书于1959年发行第二版,修订版插图均由方闻挑选,所选图像例证,除了明慕理捐赠中的精品,还纳入世界各博物馆、机构所藏确凿名迹。不过,为了完整呈现《中国画的原理》的原始形态供研究鉴赏,中译本图版一并保留了英文本1947年初版和1959年修订版的所有图片。
......(更多)
[美]乔治·罗丽[George Rowley,1893—1962],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远东艺术部主任。著有《安布罗乔·洛伦泽蒂》[Ambrogio Lorenzetti]、《中国画的原理》[Prin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中国人物画风格》[Chinese Figure Style]
罗丽对中国美术史的贡献,除了《中国画的原理》和《中国人物画风格》,还有两项贡献:第一项我们早已熟知,他为中国美术史领域培养了一位在美国的亚洲美术史界和博物馆界中成就最高、贡献最大、最令人钦佩的开拓者和领航者方闻教授;第二项贡献是,他促进了明慕理的后人1947年向普林斯顿大学捐赠艺术品,在捐赠仪式上,参加者梁思成、陈梦家等人深受感染,因之向清华大学提出设立艺术史系及教研室的计划书,这在中国学术界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可惜很少被人提及,但我们不应忘记。
译者刘晶晶,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职于《vision 青年视觉》《艺术世界》《生活》杂志和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师从范景中先生学习中西艺术史,2017 年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图像学研究,著有《大玄珍秘——明代〈方氏墨谱〉图像考辨》。
......(更多)
主题及其阐释/ 001
引 言 / 003
精神与物质 / 006
天与地 / 012
神与人 / 014
道与儒 / 018
个人的与非个人的 / 021
情绪与情感 / 025
人与自然 / 030
传统与创新 / 036
理想主义与自然主义 / 044
风 格/ 049
引 言 / 051
“气”与其果 / 053
开 合 / 075
阴 阳 / 077
呼 应 / 081
章 法 / 083
张力均势 / 089
次序与移动焦点 / 092
深度设计与“起伏”/ 095
尺 度 / 098
画表设计与“龙脉”/ 100
空 / 104
设计与装饰 / 108
拙、虚与暗示 / 112
杰出的品类 / 114
术语列表/ 117
参考文献/ 118
索 引/ 120
明慕理之印/ 123
图 版/ 125
1947年图版 / 126
1959年图版 / 228
补充图版 / 280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