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论文集结而成,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全面完整地展现了罗蒂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立场。其中既有罗蒂和德里达、海德格尔及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大师之间的论争,亦有罗蒂和昆德拉、狄更斯及布鲁姆等文学大师的对话;既有罗蒂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全方位阐发,又有罗蒂对哲学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的梳理和展望;既有罗蒂对美国社会中的政治左派和文化左派之间关系之嬗变的历史叙事,更融入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一贯关切。罗蒂在这些论文和访谈中不仅表现出了对以爱默生、惠特曼和杜威等先贤的思想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自信,表达了以往圣先贤的理想为指导重建美国人及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宏伟目标,同时在对哲学、文学和政治等领域诸多问题的论述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立场。罗蒂不仅以其对分析哲学的有力批评而成为当代美国哲学界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同时作为哲学和比较文学教授,罗蒂著作的通俗易懂和作品体裁的不拘一格,持续地吸引着所有对哲学、文化和政治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更多)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罗蒂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罗蒂的主要著作在国内出版的有:《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3年)及《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等。理查德•罗蒂生前亲自选取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经过分类整理而成本套自选集,其中大多数论文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出版价值。
......(更多)
1 作为一种书写的哲学:论德里达
2 海德格尔、昆德拉和狄更斯
3 两个学科的故事
4 从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论小说与哲学的关系
5 救赎真理的衰落和文学文化的兴起
6 文学经典的启示价值
7 两位值得敬重的人——惠特克·钱伯斯和阿尔杰·希斯
8 作为一个共和国与一个帝国的美利坚合众国
9 “文化认同”这个概念对左派政治有用吗?
10 对公共场合下宗教的重新思考
11 启蒙运动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连续性
附录:
1 世界不同,还是语词不同?实用主义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后果:采访理查德·罗蒂
2 反对专制,反对独裁:对话理查德·罗蒂
......(更多)
这种想法就是读书越多,考虑的人生越多种,你就变得更像一个人,也就越不会试图逃避时间和偶然,也就越相信除了相互依靠,人类别无其他东西可依靠。文学知识分子不相信救赎真理,但是他们相信救赎书籍。
同时,他赞成一种等级制度,认为有男子气概、经常洗澡的勇士与集市上浑身散发着臭味的商人相比是高人一等的。但是,勇士的等级当然不如牧师高。牧师有更多的机会洗澡,而且也更加具有男人气概。牧师更具有男人气概,不是因为他那颇具肉欲的阳具,而是那非物质的东西——它能够刺穿各种现象的面纱,与真正的实在相联系,并最终能够以一种勇士所无法企及的方式看到那长长隧道尽头的光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