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有宋一代经典的编纂、流播为起点,选择一些前人关注不够或疑点仍多而又比较重要的典籍文献,进行专题研究,既将其置于一个较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又力图从中揭示出文献编纂、整理所承载的思想文化信息或在宋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宋代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在古代文献文化史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发展的承先启后;宋代经学典籍的编纂与宋学的形成;宋代《大藏经》的刊刻与流传;宋代目录学著作的修纂与文献文化的保存;宋代道教文献的编纂与三教的融合;南宋的刻书业与文学流派;宋人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承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
......(更多)
巩本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和域外汉籍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作有《北宋党争与文学》(系列论文)、《唱和诗词研究》(系列论文)、《辛弃疾研究》(论著)、《广弘明集释译》(注释)、《程千帆沈祖棻学记》(编著)、《宋代文学史料学》(系列论文)、《宋人撰述流传丽、鲜两朝考》(系列论文)等。
......(更多)
绪论
第一章 “崇尚斯文,垂世教人”: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的承先启后
一、宋初四大书编纂的原因和宗旨
二、《太平御览》的分类及其文化意义
三、《太平广记》的编纂与宋初士人的小说观念
四、《文苑英华》的文体分类与文学文化意义
第二章 “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宋真宗与宋代经学文献编纂的新变
一、宋真宗在宋代文化史上的作用
二、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孟子注疏》的编纂、刊刻与流传
三、“论家之正体”——对宋代经论的探讨
第三章 宋代的私家藏书、编纂与文化:以宋敏求为中心的考察
一、“喜藏异书”“择之甚精”:宋氏的家学与藏书
二、“礼乐之因革”:《唐大诏令集》的编纂与唐宋典章制度传承
三、“纂唐文章之散逸、卷部不伦者”:对唐人别集整理的贡献
四、《唐百家诗选》编纂的文献来源
五、“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编纂与影响
第四章 “中原文献之所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靖康之难”与文献之厄
二、“华丽家族”:吕氏家族的学术源流
三、吕祖谦的主要著述和成就
四、“以广大为心”与“以践履为实”:吕祖谦思想的特色
五、文化中兴:《皇朝文鉴》的编纂及其文献文化史意义
六、《古文关键》的编选及其文体学意义
第五章 南宋复雅词集的编纂与文艺“绍兴”
一、南宋词坛复雅之风的兴起及其理论内涵
二、南宋绍兴和议之后的礼乐文化重建
三、复雅词集的编纂与文艺绍兴
四、复雅的范式及其嗣响
五、“把周郎旧曲谱新翻”:三家《和清真词》的分析
六、三家《和清真词》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第六章 《古文真宝》的编选、刊刻、流传与宋代文化的转向
一、《古文真宝》的编者与编选年代
二、《古文真宝》的版本系统及其演变
三、《古文真宝》对北宋以来“古文”传统的承继
四、《古文真宝》选录劝学文的文化意义
五、《古文真宝》与理学思想的下渗
六、《古文真宝》的东传
附录 《古文真宝》元、明主要版本篇目对照表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