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典针灸学中的大量内容或是隐匿于古书中,或是流传于海外,而中华故土内却已难现其踪迹。为了重现这门古老科学的全貌,作者将多年的研究与经验悉数凝结于此书,其中包括宇宙-人体三层式能量架构,《伤寒论》六经的意义,奇经八脉体系,唐宋以后失传的经筋及经别治疗,五腧穴及俞募穴的应用等。不仅讲述了数千年前针灸学的有关内容和日常实践,并结合了对中医学经典的最新研究,能够帮助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针灸治疗方法。
本书重现古典针灸学作为人体能量调节艺术的原貌。对于宇宙来说,从最初的混沌虚无,到万事万物的显现,能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先天到后天的转化。而对于人体来说,由十二脏腑及十二正经完成能量的制造,再通过奇经八脉将能量分配给各脏腑、各正经使用。在整个三阶段的能量运作模式中,十二脏腑及十二正经既是能量的制造者,也是能量的使用者。无论是五脏六腑还是正经奇经,一切都是以气血阴阳的和谐为基础。
......(更多)
作者为法国人,仁表老师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灸学习,师承Charles Laville-Méry教授,后者被公认为西方最出色的针灸师。在四十多年来的实践过程中,作者始终遵循古典针灸的传统,从《黄帝内经》、《易经》、《针灸大成》等著作中,体悟这门有关宇宙能量及人体能量调控的古老科学的精髓所在。
“我希望把所学到的来自古老中国的针灸精髓带回中国。”这是作者长久以来的心愿。
......(更多)
前言
本书缘起
译者序
第一部分 传统中医
第一章 历史简述
第二章 宇宙和人体的能量
第三章 八纲辨证:气和血
第二部分 能量的制造:三焦
A三焦的外围功能:外三焦
第四章 六经及其调节功能
B三焦的中心功能:内三焦
第五章 三焦:水谷之道
第六章 脏腑的相互作用和功能失调
第七章 脏腑的生理、病理与治疗
第三部分 能量的分配:“从先天到后天”
第八章 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病症与治疗
第四部分 能量的使用:脏腑及经脉
A内部功能:五行
第九章 脏、腑与五行
第十章 内伤及其治疗
第十一章 募穴及背俞穴
B外部功能:六气
第十二章 十二正经与六气
第十三章 外邪及其治疗
第十四章 经脉辅助系统的循行路线、病症与治疗
第五部分 针灸实践
第十五章 诊察病患
第十六章 针刺与艾灸疗法
第十七章 简明治疗法
专业词汇表
针灸术语
参考书目
补述《古典针灸入门》书后
......(更多)
十天干:地上五行的十种能量在天上的投影 十二地支:天上六气的十二种能量在地上的投影 八纲: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