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之月》是作者1943年2月16日到到同年7月9日,到云南西南部红河的少数民族区域去调查语言,与热带病战斗,与封建势力战斗,与农民惊异、关门的心理战斗,有时还难免要准备跟土匪交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的一本杂文文集。
......(更多)
邢公畹(1914~2004)原名邢庆兰,祖籍江苏省高淳县,生于安徽省安庆市,著名语言学家。 1937年自安徽大学毕业后考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因时局变动而未能入所,1940年方入历史语言研究所从李方桂学习汉语方言、汉语上古音、侗台系语言等。后到联大中文系任教,从罗常培学习汉语音韵学、汉藏系语言调查等课程。曾调查布依语和傣雅语。后随南开大学回到天津。1953-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学院、莫斯科大学任教。归国后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汉语侗台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
摆夷寨子不住,我并没有那么大的精神防他们的蛊。他们夜里把蛊放出来,亮晶晶的就像星,碰到窗棂,火花一溅,一着就死。他们不但夜里放,吃的喝的里面都要放。所以他们若是给东西给你们吃,你们就要把筷子敲敲那碗,说:‘有蛊没有蛊?’他们回答道;‘有。大屁股。’这然后你再吃。问破了,有蛊无蛊,都不碍事。他们不但放蛊,还会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