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克鲁采奏鸣曲

克鲁采奏鸣曲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草婴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8-05
ISBN:9787532133109
行业:教育
浏览数:346

内容简介

《克鲁采奏鸣曲》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爱情悲剧,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经典之一。花花公子波兹德内歇夫娶了美丽的平民之女为妻。几年后平庸重复的婚姻生活使双方都感到了厌倦。此时风度翩翩的青年音乐家特鲁哈切夫斯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引起波兹德内歇夫的强烈忌妒,终于在暴怒之下,波兹德内歇夫杀死了无辜的妻子。

......(更多)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更多)

目录

译者前言

高加索俘虏

人靠什么生活

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

傻子伊凡的故事

雇工叶密良和空大鼓

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

疯人日记

伊凡?伊里奇的死

小俄罗斯传说《四十年》的结尾

三个儿子

苏拉特的咖啡馆

克鲁采奏鸣曲

魔鬼

《魔鬼》结局的异稿

弗朗索瓦丝

代价太高

因果报应

年轻沙皇的梦

寓言三则

东家与雇工

谢尔基神父

树皮屋顶上蜂窝的两种不同历史

地狱的毁坏和重建

未完成稿

母亲

谁对?

......(更多)

读书文摘

他在基泽韦捷尔的逻辑学著作里读到这样一种三段论:盖尤斯是人,凡人都要死,因此盖尤斯也要死。

亚·亚·基泽韦捷尔(1866-1933),俄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莫斯科大学教授,有社会思想方面的著作。

……可悲的就在于一旦因自己的弱点而降低理想,到时就会一发而不可收。 但这种议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错误首先在于认为无线完美的理想不能成为生活的指南;在于看到理想,就摆摆手说,我不需要这样的理想,因为我永远不能得到它,或者把理想降低到能保留我的弱点的水平。

托尔斯泰有一次对高尔基说:“人总得忍受地震、传染病、可怕的病症,以及一切灵魂上的苦恼,但生活中最大的悲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卧室里的悲剧。”

在初稿里,托尔斯泰没有涉及波兹德内歇夫婚前的放荡生活,没有猛烈抨击贵族家长和“关怀备至”的政府对荒淫无耻行为的纵容和鼓励,没有揭露那些把女儿嫁给有钱的放荡老爷的父母们沾沾自喜的丑态,没有指出“短期卖淫的妓女通常被人歧视,而长期卖淫的妓女却受到尊敬”的怪现象,也没有论述“下流的情欲始于四体不勤的懒惰”。

人越是深入地理解神,他就越深刻地认识神。他越认识神,就越接近神,模仿神的仁慈、善良和对人们的爱。

《福音书》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这道理不仅指对别人的妻子,主要是对自己的妻子而言。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