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最早的帝国

最早的帝国
作者:许宏
副标题:二里岗文明冲击波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年:2023-07
ISBN:9787571117450
行业:其它
浏览数:6

内容简介

从二里头到二里岗,再到殷墟的考古发现,揭示了数百年间中原王朝文明的兴替流变。《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以全球文明史的视角,突破成说,从二里头文明晚期讲起,再从早商城市到王畿布局,从帝国中央到周边辐射,剖析既往商文化建构,重新解读二里岗文明,再构广域王权国家体,进而形成“二里岗早期帝国”说。

......(更多)

作者简介

许宏,1963年7月出生,辽宁盖州人,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并曾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学习。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先秦城邑考古》等书,主编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

......(更多)

目录

壹 发现篇

一 小地名 大时代

从公园中的铜像说起----------------------003

韩维周与二里岗---------------------------006

大都填补大时代空白----------------------011

郑州与二里头的兴替----------------------014

二 城圈与“王畿”

不敢置信的大城圈-------------------------022

半弧形外城=防护堤?-------------------027

一方水土与因势利导----------------------030

大首都圈与“王畿”---------------------- 036

郊外大邑小双桥 --------------------------039

三 家当大盘点

大都格局的形成---------------------------045

内城区的城建工程-------------------------047

“龙头企业”铸铜作坊-------------------053

随葬铜器的礼制密码----------------------056

甲骨文之前的卜辞-------------------------060

窖藏重器看王权---------------------------063

四 细说最新发现

如此“富”墓,不在都内?--------------071

殷墟之前无王陵---------------------------074

是“金覆面”吗?-------------------------081

东亚早期金器扫描-------------------------085

五 辅都现伊洛

电厂给古城让了路-------------------------090

城建规划看偃师---------------------------094

不比无以窥高下---------------------------100

偃师商城的独特价值----------------------102

贰 非遗篇

一 说“原史 ” 道“非遗”

上古探索如“非遗”----------------------109

“原史时代”的特质----------------------110

“原史”终结在武丁----------------------114

二 何以称“商”?

先“殷”后“商”为哪般?--------------118

商人自称商周人称殷商------------------123

甲骨文中的“商”究竟何指? ----------125

“殷”“商”难以论短长----------------128

三“亳都”还是“傲 都”?

“傲都说”一统天下----------------------131

扑朔迷离汤都亳---------------------------134

“郑亳说”引起大震荡-------------------136

究竟是“亳”还是“亭”?-------------138

夏商分界问题的胶着----------------------141

四 三大文化,几大集团?

器用与人群---------------------------------146

二分法vs一分法------------------------151

“商”之内的再分-------------------------155

也有三分的可能性?----------------------158

叁 别解篇

一 郑州、安阳间的变局

被淡化的差异----------------------------165

洹北商城与殷墟之别----------------------167

洹北:二里岗基因存续者----------------172

扩张与“收缩”的反差-------------------174

二 难解的殷墟“新生事物”

生而早熟的甲骨文-------------------------178

马车的突然出现---------------------------179

多墓道大墓的现身-------------------------186

大规模的人牲祭祀-------------------------190

北方因素大汇聚---------------------------193

北迁“河内”的疑问----------------------200

驯马民族,入主殷墟?-------------------203

三 高度集权 强势辐射

史上空前冲击波-------------------------209

“畿内”“畿外”的城邑群------------- 211

殖民城市盘龙城---------------------------218

盘龙城的青铜工业------------------------223

绿松石器的中原基因----------------------229

青铜礼容器大扩散-------------------------233

礼容器散布的背景-------------------------238

陶器的“体制美学”-----------------------243

四 何以“帝国”?

“二里岗帝国”说的提出-----------------249

何为“帝国”:概念辨析-----------------254

那些被称为“帝国”的古国--------------257

东亚超级大国的体量----------------------264

注释-------------------------------------------272

后记-------------------------------------------295

......(更多)

读书文摘

一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和文献史学这两门学科无论在理论方法基础材料、研究对象和范围,还是学者的自我意识上都有重大的进展。而考古学的这种长足进展完全超越了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简单互证的范畴,它早已不再是“历史学的侍女”,而是充分借鉴艺术史、民族志、语言学、口述传统乃至自然科学的多重证据来全方位研究过去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变迁。

郭静云教授提示的这些差异和比较文明史视角下的推想思路很重要,具有启发性。遗憾的是她给出的殷商文明近源(部分源自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和远源(亚洲草原驯马族群)证据并不充分,尤其是作为近源的东北地区考古遗存的年代及其所规定的文化传播的方向性,无法支持其观点(相关问题容另文探讨)。因而这一假说,仍有待验证。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