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
作者:张大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3-09
ISBN:9787509747353
行业:教育
浏览数:56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文学指的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本书以编年的形式,以丰富、全面、系统、准确的史料为根据,讲述中国左翼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从1920年到1932年,这期间左翼文学经历了从酝酿、发展到高潮,到遭到国民政府镇压跌入低谷,再因形势变化再次崛起的过程。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左翼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学翻译作品,社团、思潮流派、运动、论争,甚至新书广告,包罗万象。

......(更多)

作者简介

张大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更多)

目录

序一(桑逢康)

序二(黄淳浩)

开篇说明

上篇 革命文学(1920~1927年末)

本篇要略

本篇正文(1920~1927年末)

对劳动阶级要有十二分的同情建设第四阶级的诗歌

高尔基

文学与马克思主义

布尔什维克与文艺劳农俄国的文艺

《国际歌》汉译

《中国青年》及《民国日报》附刊《觉悟》上的急进声音

佛理契的艺术社会学

安德列耶夫《红笑》

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

蒋光慈新诗《新梦》

列宁《托尔斯泰与当代工人运动》首次被输入中国

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

“五卅”是一块界碑

译介《苏俄的文艺论战》普列汉诺夫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鸭绿江上》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

郭沫若自称从1924年起就已经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革命与文学》: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

评鲁迅《呐喊》

列宁《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被译介到中国

蒋光慈《哀中国》

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学》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创造者陆续汇聚上海

彭家煌、鲁彦、胡也频、刘一梦、段可情、许杰、柯仲平、华汉等的创作

茅盾《幻灭》发表

鲁迅论革命文学

茅盾《鲁迅论》

丁玲发表处女作

本篇结语

中篇 普罗文学(1928~1929年秋)

本篇要略

本篇正文(1928~1929年秋)

《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恢复出版两种版本预示与鲁迅的联合失败

郭沫若:无产阶级文艺是倾向社会主义的文艺

蒋光慈论叶赛宁和“谢拉皮翁兄弟”

《太阳月刊》创刊太阳社成立

蒋光慈《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自诩他们这批新作家是“被革命潮流所涌出”,“自身就是革命”

钱杏邨书评开篇

杨邨人、孟超、刘一梦、蒋光慈、楼建南等的小说创作革命+恋爱的类型

《泰东月刊》:“革命的文学家,到民间去!”

鲁迅译青野季吉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茅盾不同意蒋光慈关于“新作家”“旧作家”之说

茅盾《动摇》发表

彭家煌、罗黑芷、鲁彦、台静农、胡也频

钱杏邨《革命的故事》:初期普罗文学的典型特征

后期创造社《文化批判》创刊进行“伟大的启蒙”挑起“革命文学”论争

只有“昨日的文学家”才讲究艺术技巧

解释新词语

鲁迅说文艺并非“革命的先驱”,文艺与政治时时在冲突中

叶灵凤性心理小说《鸠绿媚》

鲁迅译《小约翰》

《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出版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革命文学应当是反对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文学

丁玲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

日本平林初之辅论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生产的关系

郭沫若诗集《前茅》《恢复》出版

《文化批判》第2号出版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打发他们去!》《全部的批判之必要》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全面阐述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的理论,“围剿”鲁迅

辛克莱“一切艺术都是宣传”

龚冰庐工人小说

郭沫若离沪去日本,开始10年流亡生涯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汉译出版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争论谁最先倡导革命文学

《新月》创刊

鲁迅发表《“醉眼”中的朦胧》,回击创造社、太阳社的攻击“革命文学”论争全面展开

《文化批判》第3号出版

华汉首次发表小说《马林英》

《太阳月刊》四月号出版

殷夫

华汉《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

《文化批判》第4号出版

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

洪灵菲《流亡》三部曲陆续出版

鲁迅《文艺与革命》: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

《太阳月刊》五月号出版戴平万、冯宪章、林伯修

蒋光慈译爱伦堡的小说

《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出版说鲁迅“无理取闹”“要紧的是看你站在哪一个阶级说话”

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甘人、侍桁:对“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声音

柳絮、毛一波等无政府主义派的文艺观

《我们月刊》创刊我们社成立

潘汉年编《畸形》创刊

成仿吾离上海,经日本去欧洲

鲁彦《黄金》、魏金枝《七封书信的自传》、楼建南《挣扎》出版

茅盾《追求》发表

梁实秋的文学观: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文学是天才的产物

《沫若诗集》出版

李初梨论普罗文艺批评的标准

鲁迅译《苏俄的文艺政策》

蒋光慈《最后的微笑》

《太阳月刊》出版七月号后停刊中国还没有无产阶级文学

藏原惟人论新写实主义

创造社彭康、冯乃超批判新月派

“革命文学”产生的背景

茅盾避难去日本

钱杏邨作家评论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鲁迅是二重反革命人物,不得志的法西斯蒂;梁自强:鲁迅反驳创造社的文字是妾妇骂街;郑伯奇:没有算到鲁迅会是我们的敌人

戴望舒诗《雨巷》发表

郁达夫再次解释脱离创造社的原因认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

鲁迅:无产阶级文学是最高的政治斗争的一翼,希望有切实的人来翻译唯

物史观的书

国民党中人亟盼也有国民党的文艺政策

局外人论革命文学

列宁《列·尼·托尔斯泰》首次汉译

冯乃超横扫一切

龚冰庐《炭矿夫》

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

时人以读第四阶级的文学为时尚

《大众文艺》创刊

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论鲁迅与革命

洪灵菲《转变》出版许杰、杜衡、沈起予

鲁迅《朝花夕拾》出版

太阳社创刊《时代文艺》

茅盾长篇论文《从牯岭到东京》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首次汉译

巴比塞《高尔基访问记》

柔石

丁玲、周毓英、塞克作品集

华汉《趸船上的一夜》

鲁迅译俄国雅各武莱夫的《农夫》

易坎人(郭沫若)译辛克莱《石炭王》

华汉《暗夜》出版

茅盾的《蚀》具有“永久的价值”

鲁迅译《苏俄的文艺政策·观念形态战线和文艺》

太阳社《海风周报》创刊

《北新》认为目前还没有无产阶级文学

鲁迅译《竖琴》:革命文学创作不畏惧血和污秽

戴望舒新诗《我底记忆》

《创造月刊》出版终刊号

约翰·里德

林语堂论鲁迅:“青年叛徒们的领袖”

苏俄柯甘论苏联文学

周扬

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批评

戴平万《都市之夜》

太阳社《新流月报》创刊

陈勺水论新写实主义

沈端先(夏衍)文艺批评

钱杏邨力的文艺

日本冈泽秀虎作、陈望道译《苏俄十年间的文学论研究》

藏原惟人论普罗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首次进入中国作家的视野

林伯修《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

洪灵菲《在洪流中》

张天翼《三天半的梦》

鲁迅译《关于文艺领域上的党的政策·俄国××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

《文学周报》出版苏俄文学专号

鲁迅论短篇小说

《社会科学丛书》要目

田汉《名优之死》

茅盾论《倪焕之》时下的革命文学只是标语口号式或广告式的无产文学

《引擎》创刊

匈牙利玛察论欧洲文学输入中国

波格达诺夫《新艺术论》艺术有组织生活的功能

茅盾发表《虹》

魏金枝《父子》

中共中央文委成立

耿济之译苏俄文学史

茅盾《野蔷薇》出版

李守章《秋之汐》

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先后自动解散

蒋光慈去日本

郭沫若译辛克莱《屠场》出版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出版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中共中央直接关注“革命文学”论争,指示结束论争,筹建左联

本篇结语

……

下篇 左翼文学(一)(1929年秋~1931年春)

下篇 左翼文学(二)(1931年4月~1932年底)

后记

本书征用报刊目录

本书参考书目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