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伦纳德是美国文学界的一位泰斗。作为一名博学、热忱、涉猎甚广的书评人,他亲手参与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的风貌。本书是从伦纳德历经50载的阅读生涯中萃取的50篇对多位名家、名作的阐释解读,从帕斯捷尔纳克到纳博科夫,从马尔克斯到萨义德,到多丽丝·莱辛到琼·蒂蒂安,从中折射出的是战后美国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思潮的演变,可谓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更多)
约翰·伦纳德(John Leonard, 1939—2008),知名美国文艺评论家,《纽约时报》每日书评人,他的评论文章广泛刊登在全美各家主流刊物上,包括《纽约书评》、《名利场》、《哈珀》杂志、《纽约》杂志等。2006年,伦纳德被全美书评人协会授予伊凡·桑德罗夫终身成就奖。
......(更多)
为生命而读
剑桥场景
格林尼治村的失败
帕斯捷尔纳克的主人公:对抗极权统治的人
为“垮掉的一代”而作的墓志铭
理查德·尼克松的《六次危机》
多丽丝·莱辛的《四门城》
纳博科夫的《阿达》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阿瑟·凯斯特勒的《空中飞箭》与《隐性写作》
超级女生遇见社会学家
马克辛·洪·金斯顿的《女勇士》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
盖伊·塔利斯的《你邻居的妻子》
罗伯特·斯通《黎明的旗帜》
汤姆·沃尔夫的《虚荣的篝火》和吉姆·斯利珀的《寻找纽约》
唐·德里罗的《天秤星座》
艾滋无所不在
《女士》顺应时代潮流
南·罗伯逊的《康复》
萨尔曼·拉什迪的《撒旦诗篇》
托马斯·品钦的《葡萄园》
君特·格拉斯:坏男孩与童话
佩吉·努南的《我在革命中的见闻》
《义无反顾》:芭芭拉·费拉罗和帕特里夏·赫西的故事,还有简·奥拉里
菲利普·罗斯的《遗产》
米兰·昆德拉的《不朽》
诺曼·梅勒的《哈罗特的幽灵》
艾德·沙利文死于我们的罪恶
亲爱的比尔(写于总统先生就职典礼之际)
邂逅大卫·格罗斯曼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行走于文字间
沙漠里的阿摩司·奥兹
家庭价值观:像阿特柔斯家族
当斯特兹倾听时,其余人畅谈
令人惊奇的格蕾斯
莫里森的失乐园
拉尔夫·艾里森,某种意义上说(还有海明威和塞林格)
为什么社会主义不会在此产生
莫琳·霍华德的《大如生活》
比尔·埃尔斯《无常的日子》
在风中擤鼻涕
恐怖之网
理查德·鲍尔斯的《我们歌唱的时代》
雅各布·提默曼,复兴运动的捣乱者
乔纳森·勒瑟姆的《人与卡通》,《失望艺术家》和《孤独城堡》
公民多克特罗
佩珀中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评瓦茨拉夫·哈维尔)
最后一个纯洁的白人
迈克尔·查邦的《犹太警察联盟》
琼·蒂蒂安《奇想之年》
......(更多)
我因为得不到和姑娘约会的机会,于是变成了一个读书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