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体例独特、视角新颖的艺术家小传,明四家之首沈周的“生命之书”。
作者以沈周晚年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结合沈周及友人诗文集、地方志、画史笔记等大量材料,深入挖掘这位吴门画派宗师、一代隐士不为大众所知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生活中那些微末主题妙趣横生、暗含哲理的阐发与感悟。
书名取自沈周《为沈尚伦进士题画》中的“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唐以后虽然历代皆未定都于长安,人们却习惯以之指代京城。在那个身边大部分人都在为功名富贵奔波劳碌的太平年代,终生沉浮乡里的沈周反而成为一个固定坐标,一个无法真正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注视着明代中叶三吴之地各色人等的来来往往,成败荣辱,悲欢离合。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清醒却多情、细腻又旷达的沈周,在领略其高超艺术造诣与创意的同时,体味平淡日常的趣味横生,共享一份古今共通的情感,收获短暂的休憩与治愈。
......(更多)
金哲为
浙江义乌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公众号“吃画人”作者,现为中国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
曾著《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
......(更多)
引 言 《卧游图册》与记忆抽帧术
第一章 小轩四季
东阑花事 / 3
轩中华发 / 8
比庐山更高 / 13
日日把酒浇花神 / 21
第二章 牧牛者说
幼年学放手 / 33
蒋生,另一种人生 / 37
长安的春天更美吗 / 44
黑牛与白石 / 50
第三章 至味
枇杷不是琵琶 / 61
杨梅只一丸 / 66
被擘破的石榴 / 72
烂煮菜根 / 76
第四章 心与天游
芳园椿树下 / 87
我家芭蕉三百本 / 93
仙人舞步 / 97
夜坐是心灵的斋戒 / 104
第五章 偶然
道别的姿势 / 115
桂花开了,想他 / 120
乌圆大将军 / 130
狐丘宿约 / 138
第六章 风流不可追
终不似,云林子(上) / 149
终不似,云林子(下) / 153
梅花庵外扫地僧(上) / 160
梅花庵外扫地僧(下) / 166
第七章 昔游曾记
杭州的诱惑 / 179
梦中情山游遍 / 184
西湖三度寻 / 191
屋外桃花依旧 / 197
第八章 世事如云
白云的深意 / 211
再造《富春山居》 / 216
千载姑苏台(上) / 225
千载姑苏台(下) / 231
终 章 春风属后生
后 记 不必向长安
......(更多)
雨后的天空尚未完全放晴,阳光从云霭中漏下,忽明忽暗。宿雨洗净尘埃,群山青翠欲滴,山间众壑奔流,水色弥漫,湖面也好像变得愈加宽广。草木收到春雨的滋润,似透露着喜色,从船中遥遥望见白云从群山腹中涌出,如大海中起伏的白浪。
倚阑独立的秋葵似佳人含愁,身姿绰约,于秋风中楚楚可怜。担心它一朝枯萎,便寄之丹青,以作永久之观。这也是沈周将《黄葵》,甚至是其他人所有花卉绘入《卧游图册》的深层动机:开得再美好的花朵都无法逃脱凋零的命运,分别描画成图,便可四季常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