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性应该施行统治,这一要求可能无异于要求大面积干涉公民的私生活;这种要求的问题在于,很容易与宽待人的种种任性和弱点相冲突,而孟德斯鸠似乎已把这些任性和弱点视为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
但不满更深的根源在于孤独,在于一种隔离感,在于毁坏只有同质的、结合紧密的社会才能给予其成员的那种团结。
-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1967)以探究向死而在(being-toward-death)的个体的本真生活(authentic life)闻名。本真的人直面自己的有死性,不会自以为生命永无止境。而且,人只有承认生命是有限的,才会迫切地去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作出本真的决定。
-
奥古斯丁把爱描述为萦绕人心的欲望(appetitus),或者说渴望,它所关涉的是欲求一个被认为可以带来幸福的对象(Arendt 1996:9)。
-
黑格尔把这些思路(人类历史被看作单一的不朽个体)聚集在一起,由此提出了一个对于历史的诱人解释,历史是一个具有情节的单一故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真理在其中通过哲学家的回溯得到揭示。这一对于世俗政治事件的新的哲学兴趣,看起来就像是一次“思想在行动面前的投诚”。
-
安提戈涅献身于有关尸体与”死灵魂“的冷酷无情的律法,表现了生命本身毫无矫饰的全部激情
-
尽管他们有些人本人并没有管理过国家,但因为他们对国家问题作过不少研究,撰写过不少著作,因此我仍然认为他们为国家尽了某种责任。有希腊人称之为七贤哲者,我可以说,他们确实曾经积极投身于国务活动。要知道,人类的德性在任何事情中都不及在建立新国家或者保卫已经建立的国家中更接近神意。
-
一切道德决定都在于这些情感,在我们自称能形成任何这类决定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和弄清对象和行为方面的一切情况。而后留待我们做的,只是去感受某种谴责或赞成的情感,由此情感出发,我们宣称这个行为是罪恶的或善良的。
-
从纯粹语义学上来看,“机器运行要响”的结构可以改成“机器运行不可不响”。指导一个行为在逻辑上等于禁止某种不作为,禁止一个行为等于允许某种不作为。
-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 justice makes politics interesting; without that, politics is only about winners and losers.
-
作为政治科学的学生,你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伟大的哲人而不是教授相处,应该利用教授来帮助自己理解这些伟大的哲人,并且不能因为教授而分心或是疏远伟大的著作。为什么有金子不取却非要满足于炼金剩下的渣滓呢?
-
……必须从人如何生活开始;必须把目光将下来。【这些论述的】直接后果是对德性的重新解释:德性绝不能被理解为国家为之而存在的东西,相反,德性仅仅为了国家的缘故才存在。
-
他置身于正式生效的法律秩序之外,他绝不属于这种秩序……
-
民族是由对祖先的错觉和对邻居的惯常仇恨结合而成的社会。
-
有时,对于某种事物具有价值这一类事实的恰当回应方式不应是力求尽可能多地创造它,而应当是,不管你什么时候遇到了那种价值已经存在的情形,你都应当去敬重它。对于那种存在于人类之中的价值,尊重尤其被视作一种恰当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