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憤怒與寬恕

憤怒與寬恕
作者:Martha C. Nussbaum
译者:高忠義
副标题:重思正義與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
出版社:商周出版社
出版年:2017-10
ISBN:9789864773237
行业:律师
浏览数:34

内容简介

政治正義讓個人與公共的道德情感持續轉變,

法律思考不能自外於社會價值與個人情感。

納思邦教授以精彩論述將情感、法律、政治揉而為一,旁徵博引文學、宗教、哲學、倫理各方文獻,綴以詩歌、神話、經典,爬梳了影響現代法律形成的「憤怒」、「寬恕」等情感價值的歷史根源及脈絡,並探究它們與正義的關係。

書中首先剖析「憤怒」何來及其在許多領域的應用,包括人際關係、職場、刑罰體系,論述憤怒與經常隨之而來的報復心態在規範與道德上的錯誤。接著探究宗教與文化意義下的「寬恕」,主張以超越寬恕的「慷慨」作為追尋正義與立法之依據。

-----------------------------------------------

本書一開始便以古希臘知名悲劇作家艾斯奇勒斯的三部曲《奧瑞斯提亞》(Orestia)概括了核心論點。在該劇的最終,雅典娜通過建立法院、法官和陪審團,結束了血腥的復仇循環。理性制定的法律取代了古老的復仇女神,但憤怒和報復沒有被放下,只是被改造了。

納思邦透過神話故事闡釋了在規範層面上,「憤怒」如何「總是成問題的」。憤怒預設了兩個觀念:一,在重要的人或事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二,如果犯錯者以某種方式吃到一些惡果,那會是件好事。而為憤怒辯護的方式通常有三種。首先,憤怒對尊嚴和自尊來說是必要的,沒有它,溫順的人會被壓制和羞辱。其次,如果不對犯錯者發怒,就不是認真對待他們。第三,憤怒是對抗不義的動力。

然而,納思邦拒絕這三種主張。在政治領域中,她以甘地、馬丁路德金恩和曼德拉為例,證明在不訴諸憤怒行動的情況下,也可以擁有力量、尊嚴和反抗不義。

那麼寬恕呢?在納思邦看來,寬恕不見得謙順溫和。相反的,寬恕與憤怒有著內在的聯繫。寬恕的「道路」始於人們對於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感到極度憤怒。然後透過某種包含面對、認錯、道歉與「處理」在內的程序,受傷害的人以勝利之姿崛起,消除憤怒的情緒,他的主張獲得理解而願意施予不憤怒的恩惠。納思邦稱之為「交易式寬恕」。

納思邦主張,我們應該向前看,而不是停下來赦免罪過,就好像傷害過我們的人在請求我們的赦免。她以南非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為例,那是一種寬恕的建設性替代方案,人們只被要求承認自己做過些什麼,摒棄了「貶抑、懺悔、悔罪和寬恕的機構」。

★納思邦以其一貫優雅、精準、熱情的風格與極寬廣的研究,探索正義底下兩股看似對立的情緒︰憤怒與寬恕。她認為它們都帶有報復意味,從而都是有問題的。她主張超脫這兩種情緒,當個「部分斯多噶、部分愛的造物的人」。這本書提出一個重要且及時的挑戰,是值得對哲學、心理學、政治學、宗教感興趣,或者只是想瞭解如何在今日世界生活的讀者一讀的佳作。

――美國堪薩斯大學榮譽心理學教授C. Daniel Batson

★充滿哲學與社會科學界前所未有的洞見,包括在憤怒與寬恕、暴力與非暴力的脈絡下,對甘地、金恩博士與曼德拉做了概念上的比較。納思邦向來是聲譽卓著的學者,持續展現多元才華,以當代政治分析見長。她揭示了這些群眾運動的領袖如何診斷恐懼中的憤怒與暴力根源,並以寬恕為解藥。而後她進一步將這些重要理念擴展到新方向。這種獨特的理論使她的作品成為欲瞭解今日政治與社會的人所必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政治學教授Dennis Dalton

★本書迫使人權運動者思考自己的行動,辨別報復性想法及處理犯罪與懲罰的理性方法,以及探討正義理論時不應受到貶低及報復心態所影響。「轉化的憤怒」植根於公益與社會福祉,納思邦展現其改革的潛力。在政治學上,那是壓迫體制與進步體制的差異所在。納思邦援引歷史上曾經改變加害與被害關係的重要事件,說明憤怒對社會公益的有限角色。」

――印度最高法院大律師Indira Jaising

★這部讓人驚豔的著作揭示了像是南非這類地方的政治思想與實踐,在這樣的地方憤怒通常被認為是沒有效用的,而寬恕則是代代傳承的人性中必要的成分。藉著連結古希臘人的思想與金恩博士、曼德拉與甘地這類當代社會運動者,納思邦創造了人類互動往來的新基礎,在這項基礎上憤怒可以重新定義為一種資源,而寬恕則從報復的邏輯中獲得釋放。

――南非自由邦大學副校長Jonathan D. Jansen

★我很訝異也很高興。一位自成一格中上階級的白種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美國人以古希臘羅馬的文獻與當代哲學,提出比其他多數歷史學者與政治學者更好的解釋,說明何以在南非我們能將種族隔離的利劍轉化為憲政民主之犁刀。做得好,納思邦,報復不是我們要走的路。

――南非自由鬥士、作家與憲法法院大法官Albie Sachs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瑪莎.納思邦Martha C. Nussbaum

當代最多產、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論述橫跨法律、社會、政治、倫理領域。

芝加哥大學恩斯特‧弗洛恩德法律與倫理學傑出貢獻教授(Ernst Freund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任教於哲學系、法學院、神學院。納思邦教授是美國當代著名的自由主義學者,出身戲劇及古典學研究,專攻古希臘哲學、情感哲學;她也是女性主義倫理學的重要理論家,論及倫理及法律問題時強調情感的地位。近年來她積極投入公共議題的討論,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共同關注第三世界的經濟問題和婦女問題,也為社會正義的各種議題發聲。她啟發自亞里斯多德和馬克思及經濟學的「能力取徑」,讓政治自由主義的正義理論獲得嶄新面貌。

著作等身,包括︰Love's Knowledge, 1990、The Therapy of Desire, 1996、Cultivating Humanity, 1998、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1、Upheavals of Thought: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s, 2003、《逃避人性》(Hiding From Humanity, 2004)、《正義的界線︰殘障、全球正義與動物正義》(Frontiers of justice, 2005)、The Clash Within: Democracy, Religious Violence, and India's Future, 2008、Creating Capabiliti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Approach, 2013、Political Emotions: Why Love Matters for Justice, 2015、Not for Profit: Why Democracy Needs the Humanities, 2016等書。

譯者簡介

高忠義

台灣高雄人。中國律師、台灣大學國發所博士生、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東吳大學法律碩士。曾任國會助理、部會首長祕書、電子業、金融業公司法務。譯有商周出版的《合理的懷疑︰從辛普森案批判美國司法體系》、《老年、社會、法律經濟學》、《刑事偵訊與自白》、《失控的懲罰》、《如何做個好法官》等十餘本著作。詮智法律翻譯工作室負責人,。

相關著作:《失控的懲罰》《如何做個好法官》《氣候變遷政治學》《英文契約全攻略》《道德部落: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更多)

目录

第一章 導論︰從復仇女神到慈善女神

一、憤怒因法律而轉變

二、轉化的憤怒

三、道歉與寬恕的文化

第二章 憤怒:軟弱、償還、貶低

一、憤怒:失去的連結

二、憤怒:認知、感覺、幸福論

三、憤怒的要素

四、憤怒與償還

五、三條路徑;轉化

六、轉化的憤怒,理性的情緒;憤怒的工具性角色

七、上帝的憤怒

八、憤怒與性別

九、憤怒與其他「反應的態度」:感激、悲傷、厭惡、憎恨、蔑視、羨慕

十、憤怒情緒的守門員:好脾氣

第三章 寬恕:系譜學

一、寬恕與系譜學

二、猶太人的贖罪:作為與不作為的紀錄

三、基督教的交易式寬恕:內在領域的功過紀錄

四、無條件的寬恕

五、另一股思想:浪子回頭與馬勒的愛之宗教

六、猶太教傳統中的異議

七、承認人的脆弱

第四章 親密關係:憤怒的陷阱

一、脆弱與深度

二、親密關係與信任

三、錯誤的社會價值:羞辱與控制

四、父母對小孩的憤怒:壞女孩

五、孩子對父母的憤怒

六、感激與互惠

七、戀人與配偶:壓力

八、戀人與配偶:背叛、分手

九、對自己的憤怒

十、法入家門

第五章 中間領域:修正的斯多噶主義

一、日常生活的憤怒

二、斯多噶學派關於中間領域的主張

三、在因果互動中的歸因錯誤和扭曲評價

四、中間領域的中間:同事與夥伴

五、自發性的感激

六、損及福祉:交由法律處理

七、好脾氣

第六章 政治領域:日常的正義

一、慈善女神

二、問題同樣在於錯誤的社會價值

三、惡行與法治:應報主義者與矯正主義者的挑戰

四、不憤怒與刑事法

五、寬赦:將事後因應與事前防範相連結

第七章 政治領域:革命正義

一、高貴的憤怒?

二、轉型的故事:帕頓的《哭泣的大地》

三、革命的不憤怒:理論與實務

四、曼德拉奇特的慷慨慷慨

五、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結論:世人的目光

附錄一:情緒與《思想的劇變 》

附錄二:憤怒與譴責

附錄三:憤怒與其形類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